五、中醫減肥法
中醫減肥主要是通過針灸相應穴位加之其它中醫常用的輔助治療手段實現減重的減肥方法,總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
1、中藥減肥
化濕法:用于因脾胃不健,聚濕而致的肥胖,癥見脹滿。代表方如澤瀉湯、二術茯苓湯、防己黃芪湯等。
利水法:有微逐與推逐之分。癥見肥胖浮腫、水尿、腹脹、脈細沉。微逐用五皮飲、小分清飲,推逐用舟車丸、十棗湯之類。
通腑法:以輕泄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導致的肥胖。癥狀為大腹便便、動則喘息、苔黃厚、脈實。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或單味大黃片。
消導法:用于食欲無進型肥胖。癥見肥胖懶動、腹滿積食、苔白。一般消肉積用山楂,消面積用神曲,消食積用麥芽。
疏肝利膽法:用于肥胖兼肝郁氣滯或血淤者。癥見肥胖兼有脅痛、急躁、眩暈、倦怠、腹脹、舌苔黃、脈弦。常選溫膽湯、疏肝飲、消脹散、逍遙散等。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補胃為正治法。癥見脾虛氣弱、胃納減少、體倦無力、苔白質淡、脈細弱無力。常用方如參苓白術散、異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2、針灸減肥
針灸減肥是通過傳統的中醫針灸方法,針灸身體相關穴位,達到調整機體內分泌的作用,
針灸減肥法
而最終實現減肥。就是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來調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髓質兩大系統功能, 加快基礎代謝率,由此提高脂肪循環,生產了熱量,使積存的脂肪消耗掉;進而調整、完善、改善人體自身平衡。
3、經絡減肥
經絡減肥是指應用中醫辨證論治的原理,從調整內分泌下手,通過磁針、針灸中醫方法的綜合調治,對肥胖者的神經和內分泌功能進行調整,從而達到瘦身的效果。主要包括:
穴位“推腹”法
穴位“推腹”法又稱按摩法、點穴減肥法。利用中醫穴位經絡減肥“推腹”,不但減少胃部、腹部的贅肉,而且可以治好很多的慢性疾病,有句話叫做“一切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推腹法調理治療。”
中醫穴位經絡減肥“推腹法”首先要在兩胸之間的華蓋穴,一條直線推到小腹部位的曲骨穴,這穴位減肥經絡是“華蓋-紫宮-玉堂-腹中-中庭-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闕-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樞-曲骨”,
穴位“推腹法”經絡圖
隔著衣服或不隔衣服都行,如果覺得直接在皮膚上不好推的話,可以手上擦一點植物油再推。差不多推50-100下,力度自己把握,不難受就行。
其次是,從右側乳房下邊的乳根穴沿線推至右側附件位置的氣沖穴,這穴位減肥經絡是“乳根-”到“氣沖”,腹部的左右側都要推,圖上只畫了一邊的。左右各推50-100下。
最后就是敲帶脈區了,也就是上圖的“京門”到“五 樞”這塊兒。“敲帶脈”最擅長消除“游泳圈”,平躺在床上,雙手握拳,然后用拳頭錘自己的左右腰部(輕重自己把握,原則是自己不覺得難受),左右各200-300下。
在推的過程中,要仔細感覺身體的反應,我們可能會感覺到腹部某個區域或痛,或脹、或酸,或麻,或有水聲,或有硬塊(這些問題部位要著重推),或推著推著有放屁、打嗝、噯氣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是很常見的,正是這些不良癥狀導致我們的代謝不暢,毒素聚積難以排出,導致我們的肥胖。
拔罐減肥
拔罐減肥以祖國的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探索總結了經絡學說的精髓,專業通經穴的治療方式,使體內脂肪快速分解,排毒清熱,從而達到降脂消脂的瘦身功效,也是經絡減肥的一種形式。
拔罐減肥法
拔罐減肥的原理是:通過拔罐時強大的吸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使體內毒素、廢物加速排出!
按照中醫理論,在人體各個脂肪堆積部位做開穴、點穴,封穴、推脂,疏通經絡,刺激相關穴位,將脂肪燃燒分解,滲入脂肪以下八厘米,快速消除體內多余脂肪,排出久積毒素,特有的呼吸,通經穴,調理五臟六腑平衡,同時調理女性內分泌條紊亂,痛經便秘,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純物理原理減肥方法。
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一向信奉標本兼治的原則,在減肥方面等同。通過中醫治療一段時間,當機體代謝達到一個新的“調節點”,體重即穩定在一個新的水平。因此,治療效果鞏固、持久、不易反彈。中醫減肥因其效果明顯、無副作用等特點,深受廣大減肥愛好者的青睞。
中醫減肥本質是降低血脂,根本是增強脾胃功能,出發點是健脾、消積、通便。現在市場上流行的纖體梅子也是減肥不錯的選擇,這種產品是以天然的青梅為載體,以近年來新研制的減肥藥為主要成分做成的減肥零食品,在吃梅子的過程當中減肥,在享受中瘦身。適合女性和老年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