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相關知識
1.肥胖的原因
體質性肥胖 原因:先天性。體內物質代謝較慢,物質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現象:脂肪細胞大而多,遍布全身。
獲得性肥胖原因:由飲食過量引起。食物中甜食,油膩食物多,脂肪多分布于軀干。現象: 脂肪細胞大,但數量不增多。
柯興綜合癥原因: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皮質醇分泌過多。現象:臉、脖子和身體肥大,但四肢則脂肪不多。
胰源性肥胖原因:胰島素分泌過多,代謝率降低,使脂肪分解減少而合成增加。現象:全身肥胖。
性功能降低原因:腦性肥胖病,伴有性功能喪失,或性欲減退。現象:乳房、下腹部、生殖器附近肥胖。
垂體性原因:腦垂體病變導致垂體前葉分泌過多生長激素。現象:全身骨頭、軟組織、內臟組織增生和肥大。
甲狀腺功能減退原因:甲狀腺功能減退。現象:肥胖和粘液型水腫。
藥源性原因:藥物的副作用引起,如由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現象:在服藥一段時間后出現的肥胖,比如有些患有過敏性疾病、類風濕病、哮喘病的病人。
精神心理導致肥胖 精神分裂癥患者以及精神心理問題患者肥胖癥的發生是多因性的,飲食習慣與食量過多是重要原因,性格內向、喜靜、運動不足的以及精神健康或者更嚴重者人多具有發生肥胖的可能性。有人發現當情緒波動時有74%的肥胖癥患者食量增加,而非肥胖癥者在心理障礙時則吃的較少。
2.肥胖的分類
依照肥胖 的形成原因分: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
單純性——營養超標、運動不足、心理行為等95%比例
繼發性——源自某種疾病,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疾病5%比例
依照脂肪分布分類: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腹部型肥胖危險>臀部型肥胖
腹部型肥胖——男多
臀部型肥胖——女多
依據脂肪組織的解剖特點分:多細胞性肥胖和大細胞性肥胖
多細胞性肥胖——發生兒童期,數量增加2~4倍,約4200萬-1.06億
大細胞性肥胖——細胞體積增大,與正常人大小差別為40%,成人多。
3.肥胖的表現
臨床癥狀
男性脂肪分布以頸部及軀干、腹部為主,四肢較少;女性則以腹部、腹以下臀部、胸部及四肢為主。
新生兒體重超過3.5千克,特別是母親患有糖尿病的超重新生兒就應認為是肥胖癥的先兆。兒童生長發育期營養過度,可出現兒童肥胖癥。生育期中年婦女經2~3次妊娠及哺乳之后,可有不同程度肥胖。男人40歲以后,婦女絕經期,往往體重增加,出現不同程度肥胖。
匹克威克綜合癥
這是嚴重肥胖癥的一個臨床綜合癥。由于腹腔和胸壁脂肪組織太多,影響呼吸運動,肺部通氣不良,換氣受限,導致二氧化碳潴留,血二氧化碳結合率超過正常范圍,呈呼吸性酸中毒;血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氧分壓下降,出現紫紺,紅細胞增多;同時靜脈回流郁滯,靜脈壓升高,頸靜脈怒張,肝腫大,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加重;由于脂肪組織大量增加,血總循環量隨之增加,心輸出量和心搏出量加大,加重左心負荷,出現高搏出量心衰,構成匹克威克綜合癥。病人表現為呼吸困難,不能平臥,間歇或潮式呼吸,脈搏快速,可有紫紺、浮腫、神志不清、嗜睡、昏睡等。
一般表現
體重超過標準10%~20%,一般沒有自覺癥狀。而由于浮腫致體重增加者,有的患者日常生活如彎腰提鞋穿襪均感困難,特別是飽餐后,腹部膨脹,不能彎腰前屈。負重關節易出現退行性變,可有酸痛。脊柱長期負荷過重,可發生增生性脊椎骨關節炎,表現為腰痛及腿痛。皮膚可有紫紋,分布于臀部外側、大腿內側及下腹部,較皮質醇增多癥的紫紋細小,呈淡紅色。由于多汗,皮膚出現折皺糜爛、皮炎及皮癬。
代謝紊亂
空腹及餐后高胰島素血癥,基值可達30毫單位/升,餐后可達300毫單位/升,比正常人約高出一倍。由于肥大的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患者糖耐量常減低。總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及游離脂肪酸常增高,呈高脂血癥與高脂蛋白血癥,此為誘發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癥等的基礎。血漿氨基酸及葡萄糖均有增高傾向,形成刺激胰島β細胞的惡性循環,使肥胖加重。甲狀腺功能一般正常,如進食過多時T3可高,反T2可偏低,基礎代謝率偏低。血中皮質醇及24小時尿17—羥可增高,但晝夜節律正常及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正常。饑餓時或低血糖癥中生長激素分泌減少,促進脂肪分解作用減弱。女性患者可有閉經、不育及男性化。男性可有陽痿。
消化表現
食欲持續旺盛,善饑多食,多便秘、腹脹,好吃零食、糖果、糕點及甜食;部分患者不及時進食可有心悸、出汗及手顫。伴膽石癥者,可有慢性消化不良、膽絞痛。肝脂肪變性時肝腫大。
4.肥胖的危害
增加死亡率
肥胖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體重者有明顯的增高,隨著體重的增加,死亡率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肥胖者因糖尿病而死亡者比正常體重組明顯增高為38.3%(男性)及37.2%(女性);其次是肝硬化、闌尾炎、膽石癥患者的死亡率,肥胖者也增加一倍左右;心血管、腎病及意外事故的死亡率也較高。
高血壓
肥胖者患高血壓的機率要比非肥胖者高。肥胖者常伴有心輸出量和血容量增加,但在血壓正常的肥胖者,周圍血管阻力降低,而有高血壓的肥胖者周圍血管阻力正常或升高。高血壓為肥胖癥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冠心病
肥胖者發生冠心病遠高于非肥胖者。其原因有:
①體重超過標準,引起心臟負擔加重和高血壓;
②肥胖者多喜歡吃油膩食物,進食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③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及高脂蛋白血癥,使血液粘度增加,血凝固性增加,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微循環障礙及冠狀動脈栓塞;
④體力活動減少,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削弱或不足。同時肥胖時體重負擔增加,也是促進冠心病產生心衰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
肥胖癥患者發生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4倍于非肥胖成人。肥胖常為糖尿病早期表現,中年以上發病的Ⅱ型糖尿病者約有40%~60%起病時和早期有多食和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與肥胖成正比。肥胖的糖尿病者起病前攝食過多,刺激β細胞過度而代償時發生糖尿病。
膽囊炎、膽石癥及脂肪肝
由于肥胖、消化功能及肝功能紊亂,高熱量飲食、油膩食物及脂類代謝紊亂,使膽固醇過多達飽和狀態,而發生膽結石,主要為膽固醇結石。其發生率較正常體重者高1倍。膽石癥可發生膽絞痛,繼發感染時出現急性或慢性膽囊炎。有68%~94%的肥胖癥病人,其肝臟有脂肪變性,過半數肝細胞有脂肪浸潤者占25%~35%。肥胖者的肝臟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濃度均比正常者高。
感染
肥胖者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易發生呼吸系感染。肺炎發生率較高。皮膚折皺處易磨損引起皮炎,皮膚癤腫、泌尿系及消化系感染發生率也高。有報告闌尾炎發生率為正常人2倍。在急性感染、嚴重創傷、外科手術以及麻醉情況下,肥胖者應激反應差,往往病情險惡,耐受手術及麻醉能力低,術后恢復慢,并發癥及死亡率增加;
此外,肥胖者身體反應變得緩慢,易于遭受各種外傷、車禍等意外,易發生骨折及嚴重的肢體受傷。
5.減肥中不變的原則
原則一:不要攝取讓身體寒冷的食物
原則二:不要攝取過多鹽分
原則三:充分攝取促進脂肪和糖分代謝的維生素B群
原則四:攝取能幫助緩解便秘的纖維質
原則五:充分攝取制造骨骼的鈣質
6.減肥過程中的雷區
Q:多喝水可以減肥?
A:多喝水,而且要分時段才可以減肥。
“喝水減肥”其實一直都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因為過量飲水會導致“水中毒”,“水中毒”是長期過量飲水所致,人的身體是要借著排尿來將體內多余水分排出體外,排出的水分中都會含有電解質,這種物質以鈉為主,會影響減肥的效果。
要多喝水,但是要分時段來喝水。早晨起床后一杯溫水清腸,有助于促進腸胃蠕動;午餐前一杯水,可以撫慰饑腸轆轤的五臟,降低飲食量;到下午茶的時間,一杯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下班前一杯水,增加飽腹感。這樣喝水,健康減肥,又保證身體水平衡。
Q:瘦身早餐:水果+維生素?
A:瘦身早餐,不可不吃主食。
不少白領的早餐都是一個水果加上一把維生素片,長期下來期待能有個苗條身材,其實不然,早餐不可忽略主食,早上要補充人體必須的碳水化合物來維持五臟的正常運作。合理的早餐應該是水分和營養的,健康的早餐瘦身可以食用全麥面包加牛奶或豆漿或粥,不僅能帶來安全的能量,還能合乎胃腸的健康,不僅能幫助瘦身,還可以延緩衰老,讓你越吃越年輕。
Q:多喝咖啡能減肥?
A:只有黑咖啡才能瘦身。
雖然咖啡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有助于消化,但是速溶三合一咖啡中添加了牛奶的卡布奇諾咖啡的熱量很高,如果與蛋糕或餅干一起食用,減肥就等于做了負功。減肥要喝黑咖啡,這樣無糖無奶的純咖啡才可以繼續幫助燃燒脂肪,還可以增加心臟血液的循環,黑咖啡的熱量非常低,但一天不能超過3杯。
Q:纖維粗糧有利于減肥,多多益善?
A:粗糧纖維雖好,適量就好。
粗糧有減肥的功效,于是很多人都認為多吃纖維粗糧有利于減肥,越多越好,其實不然,粗糧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會對大腸產生刺激,促進腸蠕動,但是要適量食用,過量食用會加重胃腸負擔,同時會影響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
Q:晚上8點后吃東西會長胖嗎?
A:一天吃的食物總量影響是否長胖。
其實長胖的根本不是你什么時候吃了什么東西,而是你一天吃的東西是否大于你所需要的 能量,過量進食你就會長胖,如果你睡前想吃東西的話,就想想看,今天吃了多少東西,這些東西是否已經滿足你今天的能量要求了,盡量避免餓著入睡,影響睡眠質量。還要盡量避免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因為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很多東西。
Q:跑步會讓腿變粗?
A:科學的跑步才能瘦身。
很多女生認為跑步會使腿變粗,從而不愿意跑步瘦身,其實在進行體育運動后,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毛細血管充血,肌肉呈現出比較噶大的狀態,這是比較短暫的,停止運動后一段時間,肌肉亢奮消失,就恢復了,不會出現腿粗。科學的跑步時間應不少于20分鐘,速度慢些,保持均勻呼吸,由于運動不是特別劇烈,不會使機體過分缺氧,從而可以達到分解脂肪的效果,自然可以瘦腿。
Q:睡的越多人越胖?
A: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瘦身。
睡眠時間少,就相應的增加了能量消耗,可以去除部分多余的脂肪,其實這又是一個誤區,長期的睡眠不足會打亂體內的進食生物鐘,并使得調節整個進食過程的神經系統發生紊亂造成內分泌失調。睡眠時間的長短,與體形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能保持正常的睡眠時間,就能將體重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一個人每晚的睡眠時間應保持在7小時以上,一般來講,睡眠充足的人,不容易產生饑餓感。
減肥適度保障健康
減肥一定要適度,以保障應有的健康。不過,不少人減肥過度,走向極端,使身體受到影響和傷害。所以,有一些營養學家和社會學家,呼吁減肥一定要適度,以免影響健康,造成危害。
有些人過度減肥是出于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等精神疾病。一般人的勸導對這類情況很可能不起作用,建議及時咨詢專業人士。
減肥與兒童
由于社會日漸富裕,兒童肥胖的問題在已發展地區已變得愈來愈嚴重。兒童肥胖不但會影響生理發育,長不高,早熟等,更會影響心理健康。一般比較肥胖的兒童會有自卑感,因為肢體行動緩慢,孩子大多會認為自己智力也不如人。自卑感導致很多兒童自閉,膽怯,時而久之就會反應遲鈍,情感冷漠。很多青春期少年或青年因為肥胖被人拒絕交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天性,童言無忌,小孩子的實話更會讓孩子受傷害。
減肥與社會文化
在農業社會是不會有減肥的專業機構和減肥的企業,工業社會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不從事體力活動獲得食品和需要的物質。經濟的發展使得必然有部分的人食入較多的食品,從而使得體重增加。用身高體重指數看標準體重。現代社會,電視、電腦、廣播、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標準化的觀念深入人心,體重應該標準,三圍應該標準,減肥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的產物,成了經濟發展的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