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是指婦女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是婦女一生中的重大轉變時期。此時,卵巢一垂體一下丘腦性腺軸的功能逐漸衰退,卵巢功能由活躍狀態變為減退狀態,排卵停止、月經紊亂,引起精神心理、神經內分泌和代謝系統的變化,導致身體相應器官出現一系列綜合征,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性激素替代療法就是針對圍絕經期婦女卵巢分泌減少而對機體進行外源性性激素補充的一種療法,它的主要目的是減輕婦女的圍絕經期癥狀,并預防中、遠期并發癥的發生。去年我們對本地區1000名圍絕經期婦女進行有關圍絕經期綜合征問題的調查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調查對象選擇在去年二季度婦科門診就診或參加婦女保健檢查的圍絕經期婦女1000例。其中城鎮戶口婦女500例,定為調查A組,農村戶口婦女500例,定為調查B組。所有研究對象年齡42~54歲,平均48歲,均沒有重大的軀體疾患,兩組對象在年齡、孕產史、軀體疾患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調查方法:本調查采用的是在參考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的圍絕經期綜合征及HRT認知問題調查問卷。調查方法由專人解釋,以無記名方式發放,現場收回,共發放1000份,加收1000份,回收率100%.經審核有效率100%.
3、評價方法:根據各項內容回答正確與否,統計回答正確率。
二、結果
1、兩組對象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概念的了解程度:98.3%的城鎮婦女表示知道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概念,89.7%的農村婦女也表示知道該概念。
2、兩組對象對圍絕經期結合征的癥狀及并發癥的了解程度:調查中65.8%的城鎮婦女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可引起的各種軀體和心理癥狀及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
骨質疏松癥等并發癥的知識表示了解,但只有37.1%的農村婦女表示了解;城鎮婦女組中有1.8%的研究對象表示完全不了解以上知識,而農村婦女組中此部分人數占該組總調查人數的23.7%.
3、兩組對象對雌激素補充療法作用的了解和認識程度:45.8%的城鎮婦女表示對雌激素補充療法了解及認識其作用,而只有27.3%的農村婦女表示對雌激素補充療法作用了解知道,城鎮婦女中有31%的研究對象和農村婦女中有60.8%的研究對象表示完全不知道雌激素補充療法及其作用。而表示知之不多的研究對象,城鎮組為11.9%,而農村組為23.2%.
三、討論
圍絕經期癥狀始于卵巢功能衰返開始時,持續至絕經后,可干擾婦女正常生活,并影響身體健康,根據癥狀出現的先后,可分為近期相關疾病,中、遠期相關疾病。絕經后婦女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絕經后,由于心血管疾病、
腫瘤等許多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導致死亡率升高,還有伴隨絕經出現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所帶來的不適和疾病,也將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最嚴重的并發癥是心血管疾病,絕經后
冠心病發病率及并發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隨年齡增加,并成為老年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絕經婦女激素替代治療是近50年來預防醫學的重要進展,已被相關醫學證明利遠大弊。激素補充療法是為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影響健康問題而采用的臨床醫療措施,這一治療方法已在數十年的臨床應用及利弊研討中逐漸進步、發展,它在緩解圍絕經期癥后群、預防骨質疏松和泌尿生殖道問題及預防冠心病和認知功能障礙等的作用已經得到肯定。多數學者推薦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女采用激素補充治療,理由是合理用藥方案及定期監護可帶給婦女最大的利益和最小的風險性,雌激素補充療法對保障中老年婦女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生活條件和衛生狀況的改善,人的壽命逐漸延長,我國女性的平均壽命是75歲,而女性40歲以后就進入了圍絕經期,50歲后大多進入絕經期。可見,女性一生中有1/2的可見,女性一生中有1/2的人生是在圍絕經期中這一階段渡過。據統計,2000年我國50歲以上的婦女達1.2億,2030年將達2.8億,怎樣改善圍絕經期婦女的健康狀況,預防老年期疾病,提高老年期婦女的生活質量,是臨床醫護人員和婦幼保健工作者所不能忽視的大事,也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我國,占總人口約11%的40~59歲的婦女中,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絕經相關癥狀或疾病,而積極就醫者為數不多,其實她們需要應用雌激素補充療法。在對圍絕經期婦女身心狀況的研究表明,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的出現不僅與生物學因素有關,還和個體的心理學因素和社會學因素有關。城市和農村圍絕經期婦女多項生物學指標如各種性激素水平,骨礦物含量等指標的變化差異并無顯著性區別,但相關調查表明,文化程度較高,從事腦力勞力的婦女出現的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較重,但此群體要求改善的意愿亦比文化程度低,從事體力勞動的婦女高。在我國,生殖健康的水平與當地婦女地位及經濟能力成正比關系。因而,在城鎮地區,婦女們不但意識到自身衰老的原因及對身心的影響,也意識到可以采用合理的手段措施去防治因衰老而影響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而農村地區,婦女對衰老的意識及防治手段受到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因素和傳統醫學模式的密切影響,信息渠道和知識來源有限,導致與城鎮婦女在該問題的認知上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本調查亦顯示出相同的結論。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絕經學組,對使用雌激素補充療法的相關問題再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討論,結合我國的特點,制定了我國《絕經過渡期和絕經期后激素治療臨床應用指導建議修訂搞草案》,以供廣大醫生在臨床工作中參考。目前,如何加大傳授媒介宣傳力度,更新廣大農村婦女對傳統生殖健康的觀念,是提高圍絕經婦女健康水平的核心。提高農村中老年婦女的生活質量應成為婦幼保健和臨床醫療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對農村中老年婦女宣傳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健康宣教,指導其認可圍絕經期綜合征防治的重要性,使其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個體化的合理的雌激素補充療法治療方案,并詳細告知在應用過程中的藥效反應和指導做好風險監控,以提高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從而降低圍絕經期疾病發生率,有效促進農村地區圍絕經期婦女群體健康水平和達到提高中老年農村婦女生活質量的最終目標。
參考來源:《關于圍絕經期雌激素補充療法的認知》張海亮 張婷,《系統醫學》2016年第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