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血性
腦卒中的各種治療手段中,藥物治療仍然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賽萊樂(丁咯地爾)是一種新型的血管活性劑,它通過阻斷腎上腺素α受體、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紅細胞變性、增加供氧功能而使受到損害的微循環得到改善[1]。為了觀察賽萊樂在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效果,筆者從2002年進行了以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所有病例來源于2002年8月~2004年10月本院住院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
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年齡40~70歲;注意排除以下情況: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病人,嚴重的出、凝血障礙病人,大面積腦梗死病人。
1.2 研究對象 符合上述入組標準的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共計84例,隨機分成賽萊樂組與對照組。(1)賽萊樂組共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41~68歲(55±9)歲;其中病變以大腦左半球為主者24例,以大腦右半球為主者20例;合并原發性
高血壓病23例,
糖尿病6例,
高血脂癥11例,各類心臟病7例。(2)對照組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4~70歲(57±11)歲;以大腦左半球為主者25例,以大腦右半球為主者15例;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病20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癥13例,各類心臟病5例。2組在性別、年齡、發病情況與伴發疾病等方面,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脈絡寧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維腦路通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腸溶阿司匹林75~100mg口服,每日1次;常規給予功能康復訓練;視病情酌情加用調整血脂、血壓、血糖等藥物。賽萊樂組:在對照組全部治療基礎上加用賽萊樂(丁咯地爾)針劑(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生產,每支5ml:50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236,商品名:賽萊樂)50~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2組均連續治療15日為1個療程。
1.4 觀察項目 注意觀察藥物應用后的血壓與心率變化、皮疹、惡心、心悸、頭暈、頭疼等不適。治療前后分別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腎功能,用以評價藥物的安全性。
1.5 評定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療前后分別按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標準進行腦卒中病人臨床神經功能缺損(NFD)程度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FMA)[2],日常生活活動(ADL)Barthel指數(BI)評定。前者總分為45分,后兩者的滿分均為100分。
1.6 療效評價標準 病人總體療效評價具體分為3個等級。(1)顯效:NFD評分減少46%或以上,日常生活完全或大部分自理;(2)有效:NFD評分減少18%~45%,日常生活部分可以自理;(3)無效:NFD評分減少17%或以下,日常生活仍需他人全面照料。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賽萊樂組因2例出現顯著尿頻、尿急、排尿困難而退出觀察,余42例中顯效13例,有效22例,無效7例。對照組中顯效9例,有效16例,無效15例,2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5/42)、62%(25/40),經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2組治療前后各評定量表得分的比較 治療前2組之間NFD、FMA、BI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2組治療后NFD、FMA、BI評分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或顯著性(P<0.05)。見表1表1 2組治療前后NFD、FMA、BI評分比較注:2組治療前比較,經t檢驗:aP>0.05;2組治療前后比較,經t檢驗:fP<0.01;2組間治療后比較,經t檢驗:hP<0.05,iP<0.01
2.3 不良反應 賽萊樂治療后,心率稍增快,血壓無明顯變化,治療過程中出現頭暈3例(3/44),頭疼5例(5/44),心悸2例(2/44),尿頻、尿急、排尿困難2例(2/44)。對照組出現頭暈2例(2/40),惡心1例(1/40)。2組觀察期間賽萊樂組2例因尿頻、尿急、排尿困難退出觀察,其他不良反應經對癥治療后自行消失。2組治療前后血、尿、大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未見明顯變化。
3 討論
本研究用賽萊樂治療缺血性腦卒中15天,發現NFD得分減少,FMA和BI得分增加,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非常顯著性,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差異也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2組臨床療效比較,賽萊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在本研究中,以脈絡寧為對照組,NFD、FMA、BI的得分治療前后差異也有非常顯著性,說明傳統治療也有效。這與脈絡寧改善血液循環等作用有關。但賽萊樂組較對照組功能改善更明顯。因此,本研究表明,賽萊樂能減少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病人的運動功能與生活自理能力。現還有作者報道[3]賽萊樂還可以改善腦血管病性癡呆病人的記憶能力。
缺血性腦卒中病理生理結果是腦組織缺血與缺氧。賽萊樂能有效的增加病變區腦血管的灌流量,特別是缺血缺氧越嚴重的部位,血液供應量增加越多,而對正常的腦血管沒有影響,因而沒有“盜血”現象發生。賽萊樂能有效的改善腦血管病病人的血流與供氧狀態,從而促進缺血部位神經可塑性的發生與發展,使損傷部位的神經功能得以有所恢復,結果使病人的運動功能、認知功能、ADL能力等的進步。
賽萊樂的擴張血管作用可增加病人的心率,病人會出現頭疼、頭暈、心悸、惡心等癥狀,但癥狀輕并隨著繼續治療會逐漸適應、減輕、消失,不影響治療。該藥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療效肯定,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臨床推廣。但2例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停用賽萊樂后癥狀才消失,原因不明,考慮是否對賽萊樂過敏,該藥有抑制腎上腺素α受體作用[3],是否可造成膀胱、尿道血管收縮,導致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尚待證實。(參考文獻:賽萊樂治療42例缺血性腦卒中療效觀察,張麗麗,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6年第6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