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
腦血管病(CVD)尤其是伴有意識障礙的患者易并發肺部疾患。據統計,
腦出血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8.2%~67%,一般約為15%,以肺部感染最為常見,伴有意識障礙者約70%合并肺內感染或肺水腫。肺水腫占急性腦血管病的3%~9.2%。由此可見,肺部并發癥,特別是肺水腫是導致急性腦血管病主要死亡原因。
1病因
1.1中樞性因素: 急性腦血管病腦水腫后丘腦下部和腦干上部功能受到影響,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在病發6~8h肺部就發生充血水腫,肺及支氣管淤積大量分泌物、細菌繁殖,繼而引起肺炎。
1.2墜積性因素 :意識障礙、咳嗽反射遲鈍或消失、吞咽困難、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不能排出,而墜積氣管、支氣管內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張而形成墜積性肺炎。
1.3個體因素 :老年人、平素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肺部疾患的患者、機體防御功能低下易導致肺內感染
1.4藥物或輸液因素: 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心臟病,在治療過程中過多地使用甘露醇脫水或輸液過多、速度過快,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腫。機械輔助呼吸,導致醫源性感染。應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導致菌群失調和二重感染。住院后交叉感染。針對急性腦血管病合并肺內感染的發病原因,我總結了急性腦血管病和并肺內感染的預防、護理和治療措施。
2 預防、護理措施
2.1對有吞咽困難和意識障礙的患者,不應過早進水進食,病后3~5天仍處于上述狀態者,應給鼻飼,以防誤入氣管,鼻飼前充分吸痰,鼻飼后短期時間內盡量不吸痰,以免引起嘔吐,鼻飼飲食要少食多餐,有胃液反流或嘔吐頻繁者,暫不進食。
2.2加強口腔和呼吸道護理: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臨床上一直使用翻(翻身)、叩(叩背)、點(點藥)、吸(吸痰)、噴(噴霧)。
2.3重癥患者發病即應給吸氧,因為缺氧降低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抗炎藥療效。
2.4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靜點甘露醇之前30min可給予利尿藥,以降低心臟前負荷。適當控制液體量和速度。
3 治療措施
3.1肺炎治療 。
3.1.1保持呼吸道通暢(同預防措施)。
3.1.2
應用適當抗生素控制肺內感染:腦血管病并發癥的嚴重肺內感染大多數為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少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根據上述情況選用抗生素,應多次做痰培養及藥敏試驗。
3.1.3適時、準確地給予氣管切開:腦血管并伴有嚴重肺內感染,痰多且稠不易排出,體溫持續升高,意識障礙在短期不能恢復,積極抗感染治療無效,或是準備進行顱內血腫清除術的患者,應及時給予氣管切開。
3.2肺水腫的治療 。
3.2.1吸氧:將氧氣通過50%~70%酒精濕化吸入,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消除泡沫,改善肺水腫。
3.2.2鎮靜劑:消除患者煩躁、恐懼心理,但對有呼吸抑制的患者要禁用。
3.2.3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
3.2.4激素的應用:可減輕滲出,但對嚴重
高血壓病、
糖尿病、腦出血者及其他激素使用禁忌者應減少激素劑量慎用。
3.2.5控制腦水腫:減輕腦水腫和顱內占位效應,從而減輕和緩解腦-內臟綜合征,爭取意識障礙迅速恢復,以利于肺水腫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