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由于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那么,中風晚期癥狀是什么?下面由百濟藥師為您解答。
1.口僻俗稱吊線風,主要癥狀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時伴流涎、言語不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人中脈絡,氣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齡均可罹患。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且以中老年人為多。
2.癇病痛病與中風中臟腑均有卒然昏仆的見癥。而癇病為發作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雙目上視,或作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病以青少年居多。
3.厥證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時蘇醒,醒后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
4.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癥。病發亦可伴神昏,但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狀。
5.痿病以手足軟弱無力、筋脈弛緩不收、肌肉萎縮為主癥,起病緩慢,起病時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語不利。以雙下肢或四肢為多見,或見有患肢肌肉萎縮,或見筋惕肉憫。中風病亦有見肢體肌肉萎縮者,多見于后遺癥期由半身不遂而廢用所致。
中風偏癱的家庭護理:
首先,要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偏癱病人由于恢復慢、活動受限而產生悲觀失望、精神憂郁等各種心理。因此在護理此類病人時應有同情心和耐心,尊重和體貼關心他們,使他們鼓起生活的勇氣,主動配合治療和進行自我鍛煉。其次,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首先要防止褥瘡的發生,由于病人肢體活動受限,需長時間臥床,故易引起墜積性肺炎和骨突出部位的褥瘡發生,因此要定時翻身,一般每兩小時翻身一次,更換其臥位。在翻身時切忌在床上拖、拉,以防止擦傷皮膚。并對褥瘡易發部位如骶尾部、髖部、肩肘部、外踝、足跟、枕部等部位進行檢查,用50%紅花酒精進行按摩,按摩時手掌或拇指緊貼皮膚,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環形按摩。骨突出處可用氣圈或棉圈墊上,使突出部位懸空,減少受壓。還要選擇合適的床墊,一般用海綿墊或氣墊床。對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應注意保持皮膚和床褥干燥。定期用溫水給病人擦澡、擦背,局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對于汗濕、尿濕的床墊隨時更換,擦洗后在背部、骶尾部撲上爽身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