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愛爾蘭St James's 醫院Mahmud醫師等的一項前瞻性隨機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低劑量四聯復方降壓制劑的療效優于標準劑量單方制劑,有望降低治療費用,減少服藥量及藥物副作用,為高血壓患者帶來福音。[Hyperension 2007, 49 (2): 272]
共108例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被納入研究,男性占55%,平均年齡50歲,平均血壓160/96 mmHg。所有患者被隨機分為5組:氨氯地平(5 mg/d,n=22)、阿替洛爾(50 mg/d,n=20)、芐氟噻嗪(2.5 mg/d,n=22)、卡托普利(100 mg/d,n=22)或復方膠囊制劑(內含上述4種藥物,每種藥物劑量為上述劑量的1/4,n=22)治療組,療程為4周。
結果顯示,復方制劑組平均動脈壓下降幅度為19 mmHg,顯著高于氨氯地平(10 mmHg,P<0.005)、阿替洛爾(10 mmHg,P<0.005)、氟芐噻嗪(6mmHg,P<0.005)和卡托普利(11 mmHg,P<0.01)單方制劑組;復方制劑組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幅度更為顯著(分別為18 mmHg和17mmHg),且血壓控制達標(<140/90 mmHg)的患者比率(60%)顯著高于各單方制劑組(15%~45%,P<0.05)。
■ 點評
上海華山醫院李勇教授:不同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治療已成為臨床實踐中降壓達標的重要手段。較小劑量不同藥物的聯合可獲得超過各自標準劑量的降壓幅度。因此,抗高血壓治療指南推薦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作為中度以上高血壓患者的起始方案。但尚缺乏三種及以上藥物固定聯合治療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證據。該項來自愛爾蘭的試驗值得我們進一步思索和研究: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固定復方制劑(三藥、四藥、五藥甚至更多)?三種以上藥物固定復方的最佳組成是什么?是否需以某種或某類藥物為基礎?如何確定固定復方組分各自的劑量配比?藥代動力學的變化以及藥物相互作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