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癥已成為
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致病因素[1],我國目前高脂血癥患者已經上升到1.6億,為了探討如何對這個無聲殺手能進行有效遏制,我們對接受健康教育的56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進行了對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1~2003年在我院連續就診的住院高脂血癥患者,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膽固醇升高(CHOL)>7.0 mmol/L;(2)混合型高脂血癥:血清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均升高;(3)高甘油三酯血癥(TG)>2.0 mmol/L;(4)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0.76 mmol/L;(5)低密度脂蛋白(LDL)>4.9 mmol/L(以上5個條件具備2個以上);(6)年齡<50歲;(7)無其他疾病;(8)患者同意接受4周以上的治療及出院后隨訪,112例符合上述條件者隨機分為健康教育聯合藥物組及單用降脂藥物組各56例。
1.2 方法
1.2.1 用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據高脂血癥的種類用他汀類藥物和貝特類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可酌情調整用藥的種類與劑量。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患者在接受降脂藥物的同時,每周接受3次的健康教育,每次30~40 min,采用集體與個別心理相結合的方式,由主治醫師與主管護師進行。健康教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周),主要內容:(1)首先了解什么是高脂血癥,什么是脂質代謝異常?(2)哪些人易患高脂血癥?(3)血脂和
冠心病發病有何關系?(4)為什么說
高血脂是無聲殺手?高脂血癥在我國流行情況如何?(5)高脂血癥的危害有哪些?第二階段(2周):(1)如何預防高脂血癥?(2)哪些不良方式能導致高脂血癥?(3)高脂血癥患者需要維持藥物治療多長時間?(4)怎樣科學的
減肥及控制體重?(5)怎樣飲食能控制血脂升高?2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
1.2.3 量表評定 由兩位主治醫師采用簡明治療態度問卷(ITAQ)及服藥依從性(依從性是指患者對醫囑,指導的服從或遵守)分別對兩組患者于入院時進行評定。服藥依從性亦分3種完全依從(指患者自愿按時按量服藥)、部分依從(指患者在督促下能按時按量服藥)、不依從(指患者不愿服藥或拒絕服藥)。
1.2.4 隨訪時間及內容 對兩組出院時臨床效果顯著以上(痊愈加顯著進步)的患者進行為期兩年的定期檢測血脂隨訪,以了解血脂情況及生活方式(飲食、運動情況)。
2 結果
2.1 兩組ITAQ評分比較 見表1。入院時ITAQ評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出院時健康教育組ITA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表1 兩組ITAQ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 見表2。入院時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比較,經過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出院時健康教育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隨訪比較 健康教育組隨訪37例(其中痊愈21例,明顯降低16例),復發(又升高)11例,復發率為29.7%;對照組隨訪36例(其中痊愈19例,明顯降低17例),復發21例,失訪2例,復發率為58.3%,經過χ2檢驗,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7.34,P<0.01)。
3 討論
高脂血癥作為心
腦血管病病理基礎已被證實[1],但高血脂一般無癥狀,我國人群超重率高脂血癥在近15年間整整增加了一倍以上,這種無聲殺手常常不被重視,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預防和減少該病的發生,普及冠心病防治基本知識,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危害是一項新的重大課題。
不良的生活方式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中島宏博士特意就心臟病指出:當前心血管病每年奪去1200萬人的生命,占世界死亡總數的1/4。如果采取預防措施,每年可減少600萬人死亡。很多人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健康,沒有科學的健康觀。很多人認為肥胖就是健康,高脂血癥沒有什么,大吃大喝生活沒有規律。經常通宵打麻將、吸煙、不運動。無知比疾病更可怕,通過健康教育才能恍然大悟。
很多患者對降脂藥物有更多的擔心,認為是藥三分毒,不按時服藥,自行減量或停藥。一般來說高脂血癥需維持藥物治療,以最小的劑量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選用合適的降脂藥物,減量后每6周查血脂,另外在飲食治療上,美國健康教育研究所擬定的食譜建議中規定:Ⅰ型高脂蛋白血癥,應嚴格限制脂肪。Ⅱ型嚴格限制糖類脂肪熱量占食物總量的30%~45%,并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量(如植物油)。Ⅲ型應限制糖,增加植物型脂質。Ⅳ型則應急劇減少糖量,目的是減少甘油三酯在肝臟中的合成。體育鍛煉最易做到的是步行,每天步行達一萬步,約需1 h,可分次進行。上述健康教育組隨訪37例中能堅持上述兩點者有26例,血脂一直控制很好。
調脂治療用于血脂異常尚無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調至正常后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的發生,后者的發生率被認為可減少1/3,可作為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已患動脈硬化或冠心病者,行調脂治療屬冠心病的二級預防。可減少心臟事件的發生,降低死亡率,延長患者存活的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許多臨床試驗對比都加以證實。這說明調脂治療可能是使冠脈病消退。此外,無論是一級預防還是二級預防,對血脂水平未超過正常范圍者,心臟事件也相應降低24%~36%。近年還發現他汀類調脂藥有減少
腦卒中發生率,穩定了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膜功能、抗血栓形成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其療效在治療1個月就會出現。
綜上所述,對高脂血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康復,改善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增強了患者的健康意識,使其主動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減少心臟事件的發生,降低病死率,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勢在必行。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應根據個體情況。急取個體化原則,有步驟地進行。(參考來源:健康教育對高脂血癥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服藥依從性的影響,許慧,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7年第4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