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脂質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癥通常為高脂蛋白血癥。那么先來介紹高血脂的飲食和食物選擇要點。
飲食調理總的原則為:控制總熱量,限制脂肪,減輕體重,促使自己動用體內積存的脂肪。
1.飲食治療原則
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癥治療的基礎,無論是否采取任何藥物治療之前,首先必須進行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無效時或病人不能耐受時,方可用藥物治療。在服用降脂藥物期間也應注意飲食控制,以增強藥物的療效。
(1) 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制熱量的基礎。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等。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進血栓形成。
(2) 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攝入過多的確害處不少,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亳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魷魚等食物。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主要來自于牛奶、雞蛋、瘦肉類、禽類應去皮、魚蝦類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50%以上。
(4)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為甘油三酯。每餐應七、八分飽。應多吃粗糧,如小米、燕麥、豆類等食品,這些食品中纖維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食物選擇要點
(1)節制主食。體重超重或肥胖者尤應注意節制。忌食純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魚類(尤其是海產魚類)、大豆及豆制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優質蛋白,而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較低的食物。
(3)控制動物肝臟及其它內臟的攝入量,對動物腦、蟹黃、魚子等要嚴格限制。
(4)用植物油烹調,盡量減少動物油脂攝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糧等,保證適量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攝入。尤應多食用含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6等豐富的食品。
(6)已發現許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對防止動脈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腸道內的分解產物,可與過多的膽固醇結合,使之排出體外。
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據研究,其降膽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藥物安妥明強10倍。
④洋蔥及海帶:洋蔥可使動脈脂質沉著減少;而海帶中的碘和鎂,對防止動脈脂質沉著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115克豆類,血膽固醇可降低20%,特別是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有關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顯。
⑥茶葉:茶能降血脂,茶區居民血膽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其它地區。
⑦魚類: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血膽固醇有利。
⑧植物油: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血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為佳。
⑨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麥、蘋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