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于
低血壓都不會感到陌生,而很多降壓藥如果使用過度,也是會導致低血壓的發生,真的是過猶不及。那么,如果是患有了低血壓,那又會有怎樣的危害?低血壓會對老年人造成怎樣的危害呢?
據了解,在中老年人中,低血壓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每當低血壓癥狀出現時,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專家指出,低血壓的危害嚴重或致人死亡,因此要及時警惕。
老年人患低血壓有哪些危害?
專家指出,一般成年人血壓長期低于12/8千帕(90/60mmHg)者為低血壓。老年人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60毫升汞柱。
低血壓的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于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容易發生缺血性
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
專家介紹說,對于低血壓的治療一般情況可以采用藥物療法。常用的低血壓藥物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藥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可以幫助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康德樂大藥房心腦血管科藥師溫馨提醒:患低血壓的老年人可以再日常生活中,增加營養。適當吃些有利于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另外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