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與吸煙、飲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由于胰腺癌一般早期癥狀都不典型,絕大多數人一經確診已屬于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不僅升高,而且還出現低齡化的趨勢,近年人們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環境污染、飲食結構和習慣改變等原因,已造成我國胰腺癌出現年輕化。眾多醫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切勿疏忽查胰腺。
日本Yamagata大學醫學院Hirai等最近研究發現,神經周浸潤是影響
胰腺癌預后的重要因素。與其他腫瘤一樣,胰腺癌可侵犯神經周圍,且發生率較高。Hirai等對24例手術治療胰腺癌患者神經周浸潤程度、腫瘤分化程度、間質結締組織、淋巴結轉移和病人生存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研究者將神經周浸潤程度分為ne0—無浸潤、ne1—輕度、ne2—中度、ne3—重度。(Pancreas 2002,24 ∶15)結果顯示,17例(70.8%)病人有神經周浸潤。乳頭狀腺癌(2/5例)或高分化腺癌(3/5例)神經周浸潤較少見;中分化腺癌神經周浸潤較多見(12/14例),而且浸潤程度較嚴重。浸潤現象還與間質結締組織的數量相關,間質結締組織數量較少的髓質型癌無神經周浸潤(0/3例),而在間質結締組織較多的中間型癌和硬癌,神經周浸潤現象分別為8/10例和9/11例。
無神經周浸潤的7例病人未發現淋巴結轉移。ne0組病人預后顯著好于其它各組,3年生存率為57.1%;ne1組病人3年生存率為16.7%;而ne2和ne3組病人無生存期>3年者。根據以上結果,Hirai認為,神經周浸潤是胰腺癌的重要預后因素。腫瘤分化程度越低,間質結締組織越多,越容易出現神經周浸潤。 Harai等對6例典型神經周浸潤標本進行連續切片(厚度為5 μm)檢查。結果表明,幾乎全部神經周浸潤是連續的,但也確實存在間斷浸潤。因此研究者認為,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即使胰腺切緣無瘤細胞,仍可能有遠處轉移,應考慮進行其他治療,如充分切除胰腺周圍神經或進行術中放療。
百濟新特連鎖藥業是一家經營和管理重大慢性疾病用藥的連鎖專科藥房,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專科醫藥連鎖企業。藥房擁有400多種腫瘤類藥品,囊括
肺癌、
肝癌、
胃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
結直腸癌等主流新特藥品,專業的網站為您提供腫瘤相關信息,包括腫瘤癥狀,腫瘤的治療以及腫瘤患者的生活調理等。客服中心由數十位資深藥師組成,依托400免費電話,以科學客觀的態度介紹藥品,為全國顧客提供更便捷、更專業的藥品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