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第1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多位醫學專家共同呼吁,主動控制攝食成分和改變飲食習慣。管好嘴,就防住癌。
在第18屆全國
腫瘤防治宣傳周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多位醫學專家共同呼吁,主動控制攝食成分和改變飲食習慣,在抗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乳腺癌。乳腺癌中約半數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這部分患者的腫瘤發生發展與體內激素水平有一定關系。內科副主任醫師袁芃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懼怕任何含激素的食物。其實,大豆中含有的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與動物雌激素顯然不同,也沒有任何一項研究指出植物激素會增加乳腺癌復發風險。當然,含動物雌激素的食物應另當別論,譬如蜂膠、現今部分飼養的含不當添加劑的肉雞等。
2.肺癌。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患肺癌的風險要增加1.25—3.33倍。胸外科主治醫師李寧指出,胡蘿卜、青椒、西紅柿、大豆、綠豆、洋蔥可以使肺癌發病風險降低至少兩成。值得注意的是,蔬菜和水果最好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采用生食的方法,因為煮熟后,其營養價值和防癌作用要大大降低。
3.鼻咽癌。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曉雷指出,深受廣東人喜歡的廣式咸魚與鼻咽癌的發病有密切關系。不僅如此,魚干、臘腸、蝦醬、酸菜、泡菜等也會增加鼻咽癌發病的危險性。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降低發病率。
4.大腸癌。脂肪攝入量與
結腸癌發病率成正比,但不同類型的脂肪對結腸癌發病的作用完全不一樣,腹部外科副主任醫師畢新宇指出,動物來源的飽和脂肪與結腸癌的發病關系最為密切。建議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
5.胰腺癌。腹部外科副主任醫師白曉楓指出,預防胰腺癌,要多吃富葉酸、硒、鎳的食物,像蘆筍、豆類、蘑菇、梨、扁豆、雞蛋以及金槍魚和沙丁魚等,少吃煙熏肉食。研究發現,即使少量的加工肉食也會增加胰腺癌的致命風險。每天吃1根香腸或2片咸肉會導致胰腺癌危險增加20%。同時要減少糖類攝取,《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