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吸煙的人大多都有咽炎的經歷,因此當喉嚨不舒服的時候很可能就當咽炎處理,隨便吃點藥罷了。今年 76 歲的老人郭某就是這樣,幾年前老人發現喉部不適,經多家醫院就診,認為是咽炎,吃些藥,打些針,慢慢就會好的,到了幾個月后,已經發展到精神狀態不好,吃飯吞咽困難的地步,淋巴也成了塊狀。隨后到北京海軍總醫院檢查,結果是
喉癌,需要馬上手術治療,否則只能有三、二個月的存活時間。
喉癌是來源于喉粘膜上皮組織的惡性
腫瘤,最常見的喉癌為喉鱗狀細胞癌。多見于中老年男性。喉癌的發生與吸煙、酗酒、長期吸入有害物質及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因此男性較女性多見,好發年齡為 50 ~ 70 歲。
喉癌發病率約占全身腫瘤的 1% ~ 5% ,在耳鼻喉科領域中僅次于
鼻咽癌和鼻竇癌,居第三位。組織學上喉癌以鱗狀細胞癌最常見,約占 95 %~ 98 %,腺癌少見,約占 2 %,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纖維肉瘤少見。喉鱗狀細胞癌依其發展程度可分為原位癌、早期浸潤癌和浸潤癌三種類型。原位癌較少見,經過一段時間可發展成浸潤癌;早期浸潤癌一般是由原位癌突破上皮基底膜向下浸潤,并在固有層內形成癌巢;喉浸潤癌絕大多數為高分化鱗癌,癌細胞可見不同程度的角化現象和細胞間橋,在癌巢中心可見角化珠,低分化鱗癌少見。有時腫瘤以梭形細胞為主,稱為梭形細胞癌,癌細胞排列紊亂,不形成癌巢,頗似肉瘤。疣狀癌屬于喉浸潤型鱗狀細胞癌的一個亞型,較少見,占喉癌的 1 %~ 2 %,腫瘤向喉腔呈疣狀生長,形成菜花樣腫塊。鏡下多呈乳頭狀結構,為高分化鱗癌,可見不同程度的局部浸潤,生長緩慢,轉移少見。
近幾十年來,隨著放射技術和設備的改進,放射治療已成為臨床喉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對于某些早期患者,可以用單純放射治療以達到治愈目的,也可以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性治療,增加和鞏固治療效果,以彌補手術治療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