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理圖片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率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初期癥狀并不明顯,晚期主要表現為肝痛、乏力、消瘦、黃疸、腹水等癥狀。那么,到底最易導致肝癌的因素有哪些呢?
肝癌的“罪魁禍首”,也就是致病原因,其實,人們堅持投入大量精力來研究這些病因,無非也是為了能從源頭做好預防工作,以達到減少發病的目的。根據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分析,認為肝癌發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七種“罪行”所導致:
1、水源污染:飲用水質的嚴重污染,是肝癌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尤其是污染的溝水,其次為河水,井水最低。故在沒有自來水設施的鄉村,應提倡飲用井水。
2、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肝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其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2~100倍;在肝癌的高發地區,約20%的人可能是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攜帶者。
3、黃曲霉毒素(AFT):以黃曲霉素B為最重要的致癌物質。適宜于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中生長繁殖,尤其是夏季的霉變食物及谷物、飼料等,最易被黃曲霉菌污染而產生黃曲霉毒素,長期食用含此毒素的食物可誘發肝癌。
4、化學致癌物質:能引起肝癌的化學物質以N-亞硝基化合物為主,如亞硝胺和亞硝酰胺等。此外,農藥、酒精、黃樟素等亦均能誘發肝癌。
5、基因突變:還有人認為,環境中的突變原和病毒作用激發肝細胞分裂反應途徑的活化,引起細胞的點突變和基因易位,是加速癌細胞增殖的可能因素。
6、免疫狀態:有人認為肝癌患者血漿中含有一種封閉因子,能抑制細胞免疫并保護肝癌細胞不受免疫細胞殺傷。研究已證明,甲胎蛋白(AFP)就能抑制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7、繁雜因素:營養過剩(大量營養素)或營養缺乏(如維生素A、B1缺乏)、血色病、寄生蟲感染及遺傳等,也是誘發肝癌的危險因素。.
研究表明經常吃含硒高的食品是預防肝癌、防治肝病的有效措施。微量元素硒對肝癌細胞具有選擇性殺傷和抑制作用,對正常肝細胞卻沒有明顯影響。可人體內存儲硒的能力很弱,因此需要經常食用含硒較高的食品才能獲得足夠的硒,而所以首選食物為——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是硒、銅、鉀、磷、色氨酸和維生素B2、B3、B5的絕佳食物來源。蘑菇中還富含鋅、錳、鎂、鐵、鈣及蛋白質和維生素B1和B6、葉酸、膳食纖維等。
蘑菇具有多種抗病保健作用。蘑菇是強有力的免疫系統刺激物和免疫系統調節器。蘑菇還是極強的解毒劑,據報道,經常飲酒又不勝酒力的男人,多吃香菇對肝臟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研究還發現,靈芝菇可以將致癌自由基減少50%。
蘑菇中豐富的B族維生素的功效包括:抗疲勞、保持身體能量、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調節神經肌肉活動、促進神經細胞發育、保持良好心情及心臟功能。關鍵礦物質硒的作用包括:有助治療男性不育、防止帕金森氏癥、修復受損DNA和阻止癌細胞擴散和刺激癌細胞凋亡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蘑菇吃法隨意,煎炒燉煮、入湯或砂鍋無所不能。特別是大香菇大小及質感,都可以與肉食媲美,可以取代肉食。肝癌治療臨床上一般采取西醫的手術、放化療與中藥結合療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細胞擴散而治愈率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做好肝癌的預防工作,堅持“管水、管糧、防肝炎”的肝癌預防七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