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腎癌又稱腎細胞癌,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可發生于腎實質的任何部位,少數侵及全腎。腎癌的病因未明,但有資料顯示其發病與吸煙、解熱鎮痛藥物、激素、病毒、射線、咖啡、鎘、釷等有關,另有些職業如石油、皮革、石棉等產業工人患病率高。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效果不理想,而目前已有多種分子靶向藥物應用于腎癌,使得該病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
腎臟位置隱匿,
腎癌早期癥狀大都無明顯表現。雖然腎癌好發于中老年人,但實際臨床中年青人患腎癌并不少見。每年有相當一批患者的腎癌是通過體檢發現,此時他們的身體并無任何不適,這些經體檢發現的腎癌多處于腎癌早期。
腎癌具有血尿、疼痛和腎區腫塊三大癥狀。一般腎癌早期癥狀只有其中的一項或兩項。若三項齊全,病程已多屬晚期。
血尿:多為驟然發生的肉眼血尿,不伴疼痛或其他癥狀。約70%的腎癌患者會出現血尿。這種血尿往往是間歇性的,可自行停止,但會反復多次發作。如能在第一次血尿時就引起注意,及早就醫,就可獲得早期診斷。
腰痛:約50%的患者會出現腰痛。是癌灶增大牽拉腎包膜或壓迫周圍神經、肌肉組織的結果。多為腰部或上腹部鈍痛。偶有血凝塊往下排出發生劇烈絞痛,易被認為腎及輸尿管結石而排除腎癌早期癥狀造成誤診。
腰部包塊:腎癌病灶增大到相當程度可從腰部或上腹部摸到(或見到)包塊。約20%~30%的患者會有此癥狀。在取側臥位時包塊較易摸到,有時還可看到包塊隨呼吸上下移動。若包塊與周圍組織黏連,則包塊固定,不能推動,那就屬于腎癌晚期了。
腎癌常伴隨有其它非泌尿系癥狀,—如乏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惡心、便秘,另外還有發熱、消瘦、貧血、肝功能異常等。發現以上癥狀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檢查項目:分述如下:
(1)尿常規的檢查:腎癌患者約10%-20%只有顯微鏡下:血尿而無肉眼可見的血尿,血尿間歇期間仍有鏡下血尿,故不能只憑肉眼觀察,應送尿標本做顯微醫`學教 育網搜集整理鏡檢查。
(2)B超檢查:此項檢查安全方便,它能發現在臨床淌未出現任何癥狀的1-2厘米大小的早期腎癌。定性
和定位的準確率達93.3%。因此,僅做一項簡單B超檢查便可初步診斷。
(3)CT及核磁共振檢查:它能顯示
腫瘤不同的密度及各層斷面的圖像,以及腫瘤侵及或轉移至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的程度。為手術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4)泌尿系統造影:包括靜脈腎盂造影、腎盂逆行造影。當
癌癥未壓迫腎引流系統時,泌尿系造影就難有所發現。如果已侵犯腎引流系統或有不通時,則可顯示腎盂腎盞變形、狹窄、拉長或充盈缺損。如果腫瘤大,破壞嚴重時,在排泄性造影不明顯。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任何異常時,就在注意了,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