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療最常用的技術是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指經動脈穿刺插管到肝動脈,再超選擇插管至腫瘤供血動脈注入化療藥物和碘油化療乳劑,對腫瘤進行局部高濃度化療并栓塞腫瘤的滋養血管,使腫瘤血液供應消失,達到“藥死 + 餓死”腫瘤的雙重效果。
對于直徑<5cm的小肝癌,采用微導管技術,超選擇性插管至肝段或亞段動脈,加壓注入較大量的碘油化療藥物乳劑,使腫瘤終末小動脈和小靜脈完全充盈,并加用明膠海綿顆粒或PVA微粒栓塞腫瘤供血動脈,可以達到內科性肝段切除的目的。如把TACE和局部射頻消融或微波治療相結合,可取得與外科手術切除相近的療效,且在安全性、復發率、可重復性、并發癥發生率和適應證等方面優于手術治療。
對于腫瘤較大或數目較多的中晚期肝癌,TACE是首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可有效控制腫瘤的局部生長速度,明顯緩解腹痛等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但單次TACE術對肝癌的治療作用有限,多次栓塞可取得最大的腫瘤壞死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期。TACE術的間隔時間根據腫瘤的反應和病人的狀況確定,通常間隔4-12周。
根據NCCN美國癌癥治療指南,介入治療已經被公認為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采用局部靶向藥物灌注、腫瘤血管栓塞及氬氦冷凍消融等方式集中殺滅腫瘤細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腫瘤負荷(減少惡性腫瘤數量、體積),并結合CIK細胞過繼性免疫治療、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等,在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了生存時間。并可逆轉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轉化為可切除的肝癌病介入治療與全身化療相比較有非常重要的優勢,一是介入治療局部給藥。剛才說從股動脈插到肝動脈,到肝動脈再注射化療藥物或者打栓塞劑,這樣腫瘤局部的藥物濃度很高,直接相當于把藥物放到腫瘤的供血動脈去。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在飲食也要注意選擇新鮮,干凈,少農藥且自然的食物及采用蒸,煮的方式來煮食。當腹水產生時,避免攝取過多的水分及鹽份并采取半坐臥或側臥及抬高下肢的方式,可減輕或預防下肢水腫的發生,并遵照醫師的指示服用利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