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癌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是有什么?肝癌是指發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是原發性肝癌。全世界每年發現肝癌超過62.6萬例,在惡性腫瘤發病中排在第5位,我國屬于原發性肝癌高發區,每年發病人數約占全球的55%,在我國的某些區域發病率異常高,如江蘇海門,江蘇啟東、廣西崇左等,發病率超過30/10萬。由于沒有特異性癥狀,早期肝癌很難被發現,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中晚期肝癌占到85%以上,而中晚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8%左右,因此肝癌又被稱為“癌中之王”。因此對高危人群定期體檢,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才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肝癌常見臨床癥狀有:
一.肝癌常見臨床癥狀:
1. 肝區疼痛:肝癌早期肝區并沒有特別的感覺,但超過50%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會有右肋部或上腹區疼痛的癥狀。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上腹區,疼痛多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針刺樣痛。開始疼痛前患者首先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生長迅速,壓迫肝臟表面的肝包膜產生牽拉所致,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也能引起疼痛。
2.消化道癥狀:肝癌患者會有食欲減退、上腹部飽脹、消化不良、惡心等消化道癥狀,其中以食欲減退和上腹部脹痛最為常見。慢性腹瀉在肝癌患者中也較為常見,常被誤認為慢性腸炎。腹脹,腹瀉多是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所致的門靜脈高壓及腸功能紊亂形成。但消化道癥狀不是肝癌的特異性癥狀,應和其他疾病導致的消化道癥狀相鑒別。
3.發熱:中晚期肝癌患者會出現發熱,體溫在38℃左右,表現為上午體溫正常,下午開始發熱,傍晚至夜間自行退熱,一般不伴有寒戰。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是由腫瘤組織壞死引起。腫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發熱,與單純的癌性發熱不容易區別,需結合血常規檢查才能鑒別。
4. 消瘦乏力:消瘦乏力最容易被忽視。肝癌患者比其他腫瘤患者更容易乏力。主要由于消化功能減弱、營養吸收差導致能量足,或肝臟解毒功能下降所致。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見癥狀,主要是由于肝臟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嚴重時出現惡病質,即厭食乏力、骨瘦如柴、精神衰頹等全身機能衰竭的狀態。
5.出血傾向:肝癌患者常有牙齦出血、皮膚淤斑等出血傾向,是肝功能受損和凝血功能異常所致,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消化道出血如便血也較為常見,表現為大便稀,黑便、甚至紅色便,此類患者會伴隨上腹疼痛、心慌汗出等癥狀,是由于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嚴重的危及生命,消化道出是導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消化道出血需要與痔瘡出血相鑒別。
6.黃疸: 肝癌的典型體征。表現為皮膚和白睛顏色發黃,小便呈黯黃色或濃茶色,大便顏色變淺灰或呈陶土色,皮膚發癢,有時伴有寒戰、高熱等。是由于腫瘤位于肝門區壓迫主要膽管,或者肝細胞破壞引起黃疸。肝癌引起的黃疸需要與胰腺癌或某些血液病引起的黃疸相鑒別。
7.腹水:少量腹水的患者一般沒有自覺癥狀,僅僅是在超聲檢查中被偶然發現。腹水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患者會發現腹圍增大、腹脹、下肢腫等癥狀。大量腹水的時候患者會出現氣促、惡心嘔吐、食欲差、腹部飽脹及下肢腫等癥狀。大量腹水可導致血容量不足表現為尿量減少。出現腹水主要原因是由于肝功能受損使體內白蛋白合成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所致。
肝癌的治療可以選擇金菌靈膠囊、蟾烏凝膠膏、華蟾素膠囊、華蟾素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的。
國家規定網上不能直接購買處方藥物,如需購買請到臨近你最近的康德樂大藥房購買菌靈膠囊、蟾烏凝膠膏、華蟾素膠囊、華蟾素口服液,或可致電400- 101-6868咨詢。昆明分店地址為:昆明市西山區昆州路135號。門店話:0871-68252726;0871-
68252627。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肝癌的起病比較隱匿,難以發現,早期肝癌一般沒有任何癥狀,當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時,病情往往已屬于中晚期。所以對肝癌的高危人群(≥35歲的男性;具有乙肝和(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嗜好飲酒者)進行相關檢查。一般每年進行一次篩查,主要包括抽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行肝臟超聲檢查。對AFP升高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占位者,在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炎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的可能情況下,應密切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