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斑蝥是一種常見的藥材,在醫學上有不同的運用。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些有關斑蝥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的方法。
斑蝥是一種貴重的中藥材,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巨著中稱斑蝥性味辛、寒有大毒,有主治寒熱、鬼疰盅毒、鼠瘺、瘡疽、蝕死肌、破石癃、血積、傷人肌、治疥癬、墮胎、治瘰疬、通利水道、療淋疾、傅惡瘡瘺爛、治疝、解癤毒,治狂犬病等功效。
斑蝥的運用不僅僅是《本草綱目》中有所記載,事實上在《木經》中稱其昧辛,熱、有大毒,歸肝、胃、腎大腸和小腸經,具有攻毒蝕瘡,逐瘀散結的功效。近年來對斑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其有效成分斑蝥素抗癌機制的探討、衍生物的研制和新劑型的開發方面,相繼合成了多種斑蝥素衍生物,如斑蝥酸鈉、羥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素片等。
現代臨床研究證實斑蝥在治療一些疑難雜癥方面,具有獨特的療效,如治療
風濕痛、神經痛、梅核氣、
斑禿、
乳腺增生、鼻炎、傳染性疣、
肝炎、癌腫等。利用斑蝥及其衍生物制成的一些療效顯著的中成藥、化學藥、生化藥等相繼問世,如鵝掌風藥水、治癬藥用紅膏、治癌藥斑蝥素及斑蝥素片、斑蝥素注射液、去甲斑蝥素片、斑蝥酸鈉片、復方斑蝥酸鈉片、斑蝥素乳膏等。
斑蝥的運用從古至今都有所運用,其中在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斑蝥素對治療惡性
腫瘤、皮膚病、
白癜風及頑癬有特效,同時對斑禿還有毛發再生的功效,對病毒性肝炎亦有較好抑制作用,因其有毒,臨床一般提倡以外用為主,一個患者身患牛皮癬,花了幾萬元不能治愈,后用斑蝥和酒精泡制,小面積涂抹,然后擴大外用,藥到病除。上述屬民間流傳小偏方,因人而異,還是謹遵醫囑。
在眾多的藥物使用中,斑蝥具有最為顯著的功效應用是抗腫瘤治療,尤其是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具有顯著的作用。斑蝥抗癌的作用是通過一減少癌細胞DNA、RNA的前體物攝入,抑制核酸的代謝;二減少癌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三影響線粒體膜的通透性,增強氧化磷酸化的偶聯過程,從而影響癌細胞的能量代謝平衡,控制和緩解癌變發生。
同時斑蝥對于多種惡性腫瘤有治療作用,常被用于
肺癌、
鼻咽癌、
乳腺癌、
食道癌等治療。而且以斑蝥為主要成分制成的抗癌藥物中,也是具有廣譜抗癌作用的中藥,如常用的
復方斑蝥膠囊,艾迪注射液等,都是臨床常用的廣譜抗癌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