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結腸炎起病多數緩慢,少數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經過,數年至十余年,常有反復發作或持續加重,偶有急性暴發性過程。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常為本病發病的誘因。結腸炎患者平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百濟藥師問您介紹結腸炎患者日常保健方法。
1、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于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后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我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癥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癥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于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藥。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2、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3、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出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注意用藥后反應。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充水,氯化鈉和鉀鹽,糾正水和酸堿平衡紊亂。
由于結腸炎原因不清,尚無具體的預防措施,對長期反復發作或持續不穩定的病人,保持心情舒暢安靜,注意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避免勞累,預防腸道感染,對防止復發或病情進一步發展有一定作用。此外應注意病人的心理調節和控制飲食,對腹痛、腹瀉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對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魚、蝦、蝎、鱉、牛奶、花生等應盡量避免食用;應忌食辣椒,忌食冰凍、生冷食品,戒除煙酒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