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報道了江陰南閘一名打工人員給2歲女兒用口腔體溫計測體溫,結果孩子咬斷含水銀柱的一截并吞下肚,被急送醫院救治,有驚無險。4月3日,市區一名家長在給六個月大的小孩量體溫時,水銀柱不慎斷進肛門了,孩子被送到市兒童醫院治療。怎樣給嬰幼兒量體溫?該用哪種體溫計?體溫計斷了怎么辦?很多家長對此不一定清楚。4月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兒童醫院的專業人士。
3月22日,報道了江陰南閘一名打工人員給2歲女兒用口腔體溫計測體溫,結果孩子咬斷含水銀柱的一截并吞下肚,被急送醫院救治,有驚無險。4月3日,市區一名家長在給六個月大的小孩量體溫時,水銀柱不慎斷進肛門了,孩子被送到市兒童醫院治療。怎樣給嬰幼兒量體溫?該用哪種體溫計?體溫計斷了怎么辦?很多家長對此不一定清楚。4月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兒童醫院的專業人士。
不同年齡段用不同的體溫計
據了解,體溫計按材質可分為玻璃
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和貼紙體溫計等。醫院主要采用玻璃水銀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其中,玻璃水銀體溫計是最常見的,又分為肛溫表(身圓頭粗)、腋溫表(身扁頭細)、口溫計(身圓頭細)三種。
“嬰幼兒測體溫要按年齡段來。”市兒童醫院普內科護士長居佳說,3歲以下的孩子,配合能力較差,采用測肛溫、腋溫、耳溫較好。其中,肛溫最接近人體核心溫度,測出來最準;測腋溫的風險相對較小,人們采用較多,但測出的結果不太準,一般來說測后要加0.5℃。若體溫高,第一次測了后要復查;用紅外線耳溫儀若測出的體溫異常,也要用肛溫表復測。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測口溫,注意教孩子像含棒棒糖一樣,而不能咬。
量體溫時有些細節忽視不得
用肛溫表給孩子測體溫時為何出現斷裂的情況?居佳分析認為,孩子哭鬧、掙扎會導致;還有可能是體溫計的質量不好;再有就是體溫計插入到孩子肛門的深度不夠,正確的做法是體溫計水銀段要插入肛門。
“體溫計插到孩子肛門后,家長要注意像夾香煙一樣夾住體溫計,防止脫落或折斷。”居佳提醒,孩子出現腹瀉后,肛門會紅腫,一碰就可能疼痛,因此不宜測肛溫。給孩子測腋溫前,要先用干毛巾將小孩的腋窩擦干,再將體溫表的水銀柱放于小孩的腋下緊貼皮膚,用手扶住并讓小孩夾緊,測量10分鐘后取出。
體溫計斷后應及時采取措施
用口溫表或肛溫表給孩子測體溫發生斷裂怎么辦?居佳說,小孩要是不慎咬破體溫計,家長不要慌張,應趕緊引導小孩把體溫計的斷頭吐出來,然后喝牛奶,并送醫院救治。若是肛溫表斷在小孩體內,應把孩子立即送往醫院,讓外科醫生進行指檢,查看小孩體內是否有殘留的玻璃及水銀。
體溫計打碎,水銀掉落在地面或室內桌椅等處,該如何處理?居佳提醒,家長要做好水銀的回收工作,及時清理掉落在地面的水銀,避免水銀揮發對人體的危害。
據了解,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含有它的用品一旦被打碎,水銀形成球體滾落,由于沸點低容易揮發,會污染室內空氣,還可能會通過呼吸道吸收進入血液,使人中毒。體溫計打碎后,要馬上關掉室內所有的加熱裝置,打開窗戶通風,盡快把水銀收集起來。收集的方法是:戴上口罩,用濕潤的小棉棒或膠帶紙將灑落在地面上的水銀粘集起來,放進可以封口的小瓶中,交給環保部門專門處理。對掉在地上不能完全收集起來的水銀,可用硫磺粉末(一般藥房均有出售)灑在水銀灑落的地方。水銀遇到硫磺后,會生成難以揮發的硫化汞化合物,能防止水銀揮發到空氣中,這樣汞的污染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