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絡活血膠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骨質增生、腎虛引起的腰腿疼等病癥,通絡活血膠囊因療效顯著,藥效強勁,毒副作用輕微,優于同類產品并有標本兼治的卓越功效而榮獲了國家發明專利權(專利號ZL.96.110808.8)并獲得1997年第六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哈爾濱市科技成果特等獎,使姚氏通絡活血膠囊成為世界首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治療的中醫專用藥。
姚永全教授還繼承祖先之所長,經多年苦心研究結合近萬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臨床驗證,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廣泛閱覽古今中醫學文獻書籍,從各種病癥的論述中確定鑒別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性質,篩選出祖傳秘方中有針對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有肯定療效的藥物,開發創新,組成更合理,高效的方劑,歷二十余年的潛心研究終于研制發明了藥簡功著,與眾不同的國家級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純中藥制劑-姚氏通絡活血膠囊,并將秘方公開于社會,應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同時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藥品評審委員會的審定,批準為國家準字B20020595,并命名為《通絡活血膠囊》,準予批量生產。
[通絡活血膠囊藥材之大黃]
蓼科,大黃屬。多年生草本,高1-1.5公尺,根狀莖粗壯,莖直立,上部分枝,有縱溝,疏生短柔毛。春月長葉,葉呈掌狀淺裂,略似心臟形,有長葉柄,上面平坦,互生托葉結合,如同鞘狀包圍在莖上,膜質,開裂,通常生柔毛。花序大圓錐狀;花梗細弱,中下部有關節;夏季葉腋開花,花小常綠色,無花冠,有六個相同的萼片,雄蕊有9個,花柱3個,瘦果有三棱,沿棱生翅,頂端微凹,基部心形紅色。原產于我國,分布于陜西、湖北、四川和云南。生于山地、野生或栽培。根狀莖可供藥用。
[通絡活血膠囊藥材之三七]
三七,因枝分三枝,葉為七片,故稱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又分為“春七”和“冬七”。三七是名貴的中藥材,早在明代,著名醫藥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既有記載。在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也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的記載。馳名中外的“云南白藥”就是以田七為重要原料。近年,三七用于治療冠心病療效明顯,并具有強心、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使冠狀動脈流量明顯增加等作用,是預防和治療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保健藥品。
[通絡活血膠囊藥材之紅花]
紅花,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冠,主產于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山東等地。夏季花瓣由黃變紅時采摘。 紅花的功效主要是活血通經,用于血瘀經閉、痛經、腹中包塊等證,常與桃仁、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藥等同用,稱為桃紅四物湯。用于冠心病,可與川芎、丹參等同用。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瘀血肋痛,癰腫及吐血而有瘀滯者,可與桃仁、乳香、沒藥等同用。
[通絡活血膠囊藥材之血竭]
血竭在我國被作為名貴中藥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是來源于熱帶棕櫚科黃藤屬及百合科龍血樹屬的10多種植物的樹脂類中藥,成分復雜,主要含有血竭素、血竭紅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及三萜類化合物等成分。臨床應用血竭及含有血竭的生肌藥物治療難愈性創面,具有確切的療效。以往的研究多從活血化瘀、改善創面血供等作用入手探討血竭促進創面愈合的機制,但至今未求得各方公認的合理的解釋。表皮覆蓋是創面愈合的關鍵步驟,而角質形成細胞占表皮構成的90%,國內已有人報道血竭提取物能促進角質形成細胞游走,但血竭是否有促進角質形成細胞增殖的作用目前還未見報道。
[通絡活血膠囊藥材之當歸]
當歸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脾經。本品辛甘溫潤,以甘溫和血,辛溫散寒,為血中氣藥。它既補血、養血,又能柔肝止痛、活血止痛,用于治療血虛所引起的頭昏、目眩、心悸、疲倦、脈細等癥,又能治療血虛腹痛、月經不調、月經稀少、經閉、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癥。另外,它還能養血潤燥、滑腸通便,用于治療陰血虛少所引起的腸燥便秘。
百濟新特藥房擁有10年專科藥房銷售經驗,客戶服用中心數十位資深藥師為您免費解答通絡活血膠囊用藥難題。并且根據具體病情作出合理、科學的用藥指導以及提醒生活各方面的注意事項等,務求讓病人在用通絡活血膠囊的全過程得到有效的指引,用出最好的療效。百濟新特藥房為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全國連鎖專科藥房,專業經營通絡活血膠囊,原廠正品,絕無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