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紅菌是寄生在箭竹葉梗部的一種藥用真菌,為世界珍稀野生植物,獨產于海拔4000多米的云南麗江高寒原始森林,系民間稀有草藥,對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具有獨特療效,在云南的少數民族醫藥中應用廣泛。
竹紅菌素軟膏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從竹紅菌中首次成功提取分離出光敏有效成分—竹紅菌甲素研制而成,是一種新型的光化學療法藥物,能迅速產生高能氧化活性因子靶向聚集于病變細胞(如白斑細胞、疤痕細胞),能夠消除靜脈淤血,促進局部代謝旺盛,恢復細胞組織功能。調節肌體局部組織代謝機能,促進病灶膚色和細胞組織及特性的恢復。而且能使局部末梢神經興奮、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快速高效治愈外陰白斑。
云南白藥集團生產的竹紅菌素軟膏是治療外陰白斑的特效藥。在下列五個方面具有特殊的療效和功能:
(1)外陰白色病變原稱外陰白斑癥,是婦科常見病之一,過去曾采用手術治療,但復發率很高達58.3%,病人十分痛苦,是一種頑固難治病。用竹紅菌素配制成膏后,經過312例患者臨床試驗,療效達97.12%。全部治療的病例,至今未發現癌變者,治療后妊娠分娩者10例,大人小孩均健康。
(2)國內對原發性皮膚淀粉樣變的“皮膚淀粉樣變苔蘚”尚無效果很好的療法。而采用竹紅菌素治療,即對37例患者進行竹紅菌素光化學治療臨床試驗療效達到97.3%。
(3)竹紅菌光化學治療肥厚性瘢痕:對62例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療效達98.4%,其中有54例為燒燙傷后瘢痕,手術后瘢痕8例,對手術后瘢痕療效最高。使癢痛減輕或消失,瘢痕縮小、變軟、變平、平衡、功能障礙全部或大部改善。
(4)經臨床試驗發現HA能殺滅腫瘤細胞并富集在腫瘤組織處,顯示了治療藥物功能。
(5)HA和HB的熒光光譜產生兩個光譜帶,F1帶與F2帶,F1帶為HA類化合物本身的熒光譜帶,F2譜帶為這類化合物發生分子內質子傳遞后的偶極離子的熒光帶,經研究F2和F1的強度隨溫度的降低而線性降低,這種線性特性,可成為膠束和生物大分子一種優良探針,可作為腫瘤診斷的有效手段。
(6)對皮膚抗皺紋、去斑痕、防衰老均有明顯療效,是高級、自然的保健品。
總之,竹紅菌素軟膏為經過十多年的基礎化學結構性質研究,以及多種臨床試驗所顯示的特殊療效,又是中國特有(因中國首先發現,研究報道中國占95%)。基礎理論,包括分子結構,分子動力學等已研究的較為清楚。因而是經過重復性臨床驗證和藥理及制劑研究,可以快速走向商品化,并在已了解分子結構及其光化學動力學基礎上,可以達到國際藥物標準要求,對走向國際大市場有著極好的基礎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