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仙又稱金風花,透骨草、指甲草。種子名急性子。本品系風仙科一年生之草本植物。其花、葉、莖、根及其成熟之種子均可藥用。金草均可鮮用,搗爛取汁入藥,也可干者入藥。其花,甘苦溫無毒;根、葉,苦甘辛小毒;種子,微苦溫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透骨軟堅、殺蟲治癬的功效。吾在臨床分別用于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風濕痹痛,手足甲癬等病。
1 治療癰疽腫毒
風仙全草均可用于治癰疽腫毒。用于皮肉赤腫,灼熱疼痛之陽癥,宜水煎洗漬或搗爛外敷,水煎服亦可;用于陰癥腫瘍宜研細作為敷藥,或配入膏藥方中及煎服。均取其性急入肉,清熱消腫之功。
1.1 金風化痰膏《醫宗金鑒》。化痰消堅、治痰注發。風仙花一棒研末,蔥汁、一茶盅、醋一茶盅,廣膠9 g、人中24 g。先將蔥汁、米醋、廣膠熬化,次下風仙花末熬成膏,入人中白末,將鍋離火攪勻,薄紙攤貼。
1.2 治流火方《串雅內篇》。鮮風仙(全草)、鮮紫蘇、二味洗凈、連根葉搗爛外敷,或放木盆內以開水沖之熏洗。
1.3 金箍膏治一切瘡毒《沈氏尊生書》。風仙子、大黃、五倍子各300 g,各為細末,人中白45 g,小粉300 g,先入鐵勺內,炒至焦黃色,再研細,米醋調敷,腫毒初起圍之。
1.4 獨圣散《瘍科綱要》。消堅腫、定疼痛、陰寒之證甚效。急性子一味研末,隨癥大小酌用,熱陳酒調敷患處,外用溫煦薄帖蓋之。治療手足部疔瘡,風仙花葉莖搗爛外敷。
2 治療跌打損傷
風仙全株均可用于治療跌打扭挫之瘀血腫痛,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治杖瘡方《外科證治全書》。風仙花一株,搗爛涂患處。如干又涂,一天血散即愈。如無鮮者,秋季收起風仙全草為末水調敷亦可。
3 治療寒濕痹痛
風仙全株具有通經入絡,祛風除濕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療寒濕痹痛,骨性
關節炎。蠲痛五汁膏《瘍醫大全》。風仙梗汁、老姜汁、蒜汁、蔥汁、韭汁各等分,熬至滴水成珠,用蓖麻油同黃蠟收膏。每以此膏烘熱貼之,追出濕氣水液自愈。風仙草30 g、桑枝30 g、木瓜10 g、水煎服,治風濕性關節炎《山西中草藥》。
4 治療手足甲癬
風仙花與全草均可用于治療癬瘡,尤以風仙花之力為著。(1)治鵝爪風(甲癬),風仙花白礬搗為泥,涂指甲,上下包好,日易一次,連用10 d。(2)治鵝掌風(見《瘍醫大全》)。風仙1棵,豨薟草30棵,蟬蛻10 g,煎水1 000 ml,熏洗浸泡。鮮風仙花外擦亦可。(3)治手足癬方:土大黃、風仙花梗,枯礬共搗、紗布包、蘸醋擦之,一日數次。
另有風仙花煎服治療
月經不調,帶下病、百日咳等病的報道,亦可試用觀察。
參考來源:《實用醫技雜志》2008年9月15卷26期;《略談風仙的臨床應用》;馬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