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密琴
(江蘇省吳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江蘇吳江215200)
【摘要】目的 觀察胸腺肽腸溶片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肝的療效。方法 將觀察病人隨機分為治療
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予胸腺肽腸溶片(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口服,每天三次,一次5mg。同時加用苦參素(江蘇正大天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6g靜滴,每天一次,連用一個月后改為口服,一天三次,一次0.2g,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對照組僅用肝得健等一般保肝藥物及多種維生素治療,不用抗病毒及免疫調節藥物。結果 HBeAg、抗HBc—IgM、HBV-DNA 陰轉率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結論 胸腺肽腸溶片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方便,轉陰效果確切。
【關鍵詞】胸腺肽腸溶片;苦參素;慢性乙型肝炎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手段以抗病毒及免疫調節治療為主,但需進一步尋找高效而又價廉、方便的產品來替代,以達到治療目的。苦參素是一種廣譜抗病毒中成藥,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合成,聯合應用免疫調節劑(胸腺肽腸溶片)能提高抗病毒的療效。我科對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的60例慢性乙肝病人進行了臨床試驗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選擇 60例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及分型根據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診斷標準,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二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病程、病型等方面均有可比性。其中治療組30例,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齡30.25歲;輕型27例,中型3例。
病程平均3.12年。對照組30例,男27例,女3例,平均年齡32.36歲;輕型26例,中型4例。病程平均3.12年。
1.2治療方法 兩組皆予垂盆草沖劑、肝得健、西利賓胺、維生素治療。治療組加用胸腺肽腸溶片口服,一天三次,一次5mg,同時加用苦參素0.6g靜滴,每天一次,連用一個月,改為口服,一天一天三次,一次0.2mg,三個月為一療程。對照組不用抗病毒及免疫調節藥物。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癥狀和體征,兩組病人均有乏力、食欲不振、肝區不適,輕度肝腫大或肝區叩擊痛。
1.3.3每1月查HBV—M 標志物陰轉情況,乙肝病毒標志物(HBV—M)的檢測采用EIA法,試劑由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HBV—DNA的檢測采用擴增(PCR)熒光檢測法,由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試劑。
1.3.4毒副作用。
1.4結果
1.4.1兩組均能堅持療程結束。
1.4.2臨床癥狀和體征恢復情況治療組中,臨床癥狀改善占89%,肝腫大或肝區叩擊痛好轉占100%,對照組中,癥狀改善占80%。有一定的差易,但無統計學意義。
1.4.3兩組肝功能恢復情況比較治療前,治療組肝功能ALT 平均在139.57U/L,AST110.15U/L,TP6.89g/L,治療3月后治療組肝功能好轉率ALT 86.1%,AST 8.3%,對照組肝功能好轉率ALT 82.4% ,AST 86.7% ,TP無顯著變化,兩組肝功能恢復情況見下表。
1.4.4不良反應治療組中有3例口服苦參素后早期有輕度惡心不適,能忍受繼續完成一個療程的治療。有6例肝功能中CHE下降,暫停用苦參素能迅速回升,故可繼續治療。對照組中患者無不良反應。
2.討論
HBV在機體內持續復制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選擇既能抗病毒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的藥物是治療慢性乙肝的重要方法,苦參素(化學名:氧化苦參堿)不但有抗HBV復制作用,而且可以保護肝細胞,改善肝細胞損傷,抑制肝星狀細胞的增值,有抗肝纖維化作用,聯合使用胸腺肽腸溶片(迪賽)可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提高抗HBV療效,減少藥物劑量,延遲藥物代謝,供給細胞抗病毒藥物。本文用胸腺肽腸溶片聯合苦參素中西結合用藥,試圖調節激活機體的免疫耐受狀態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提高抗病毒的療效以期達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3個月后HBeAg、HBV—DNA陰轉率可分別達到43.33%、56.67%,肝功能復常率,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優于對照組,顯示有較滿意的抗病毒與調節免疫的雙重效應。使用兩藥方便又經濟,副反應輕,療程短,療效不低于普通干擾素(30%~40%),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其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總結。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