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德國
強迫癥機構日前證實,大約有一百萬德國人患有
強迫癥,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接受了專業治療。這些
強迫癥病人總是不能控制地強迫自己不停地做一件事或想一件事。比如,有些人不斷地洗手,有些一天要洗好幾個小時的澡,有些人在出門前,總要檢查好幾遍家門是否鎖好,還有些人總是想象著殺掉自己的孩子,痛苦至極。
精神病學方面的專家確定地說,幾乎所有人都曾在某個時刻被一種想法困擾,就是襲擊、甚至殺掉一個站在他旁邊的人。大多數人并不把這種幻覺當真并且能很快地擺脫掉這種想法。但是有些人卻不行。他們覺得自己被這種想法壓迫著,并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害怕控制不了自己而最終真的將這種想法實施。和其他精神病患者不同的是,他們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毫無意義的事,只不過他們沒有辦法擺脫這種想法。
雖然
強迫癥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只有3%的病人前去就醫。漢堡大學醫學心理系的漢斯·萊納克分析說,
強迫癥病人不愿意去看醫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癥狀很害羞,所以想盡可能地去隱瞞。而且
強迫癥診斷起來非常困難。如果一個病人每周做三次同樣的檢查,這對有些醫生來說并沒有什么可以奇怪的。錯誤的診斷也并不少見。比較嚴重的
強迫癥有時會被誤診成恐懼癥或
精神分裂癥。所以,
強迫癥的患者應該到精神診所去就治。
在強迫癥的治療過程中,行為療法被證明是比較有效的。據德國強迫癥治療機構的統計表明,70%的病人對行為療法有良好的反應,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可以學會改變他的行為并且削弱他隨之而來的恐懼感。有些病人的病狀是通過抗抑郁藥物緩解的,但是藥物療法和行為療法的不同是,當人們停了藥,癥狀馬上就又回來了。所以,醫生建議,將藥物療法和行為療法結合起來。
強迫癥究竟從何而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個謎。但是,研究顯示,缺乏自信的人容易患強迫癥。雖然教育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還無法說清,但是有證據證明,那些被要求過高道德水準和被要求完美的孩子容易患強迫癥。至于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否也曾有類似的強迫癥狀,或者還是因為錯誤的教育導致孩子患強迫癥,就很難說了。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