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干擾素是治療慢
乙肝等的重要抗病毒藥物,為了讓更多的患者能夠接受長效干擾素治療,近年來,我國研究者在長效干擾素的研發(fā)方面做出了持續(xù)努力。在7月22日召開的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感染病學術會議的一場專題會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藥理研究中心江驥教授介紹了我國第一個國產(chǎn)長效干擾素——Y型40kD聚乙二醇(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
派格賓)的Ⅰ期臨床研究的結果,肯定了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F(xiàn)整理報告內(nèi)容呈現(xiàn)給讀者。
為了明確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藥效學特點,江教授設計了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的Ⅰ期臨床研究,共納入45例健康受試者(男女各半),給藥方法采用單次給藥劑量漸升法(SAD)。江教授總結了這一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采用更新的方案設計及更先進的Ⅰ期臨床研究理念即強化Ⅰ 期臨床研究(intensive Phase Ⅰ),即用陽性藥物做對照,同時應用分子標志物預測了試驗藥物療效。
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安全性評價
研究結果顯示,干擾素的固有不良反應是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引發(fā)的全身癥狀和口腔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及外周血中性粒細胞(ANC)下降。
在最高耐受劑量(MTD)的探索中,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 270 μg組5例(5/9)出現(xiàn)≥Ⅱ度不良反應,包括3例Ⅱ度ANC或淋巴細胞降低,2例Ⅲ度ANC下降(<750/μl)。盡管270 μg劑量組未達到方案規(guī)定的MTD[出現(xiàn)研究設計的劑量限制性毒性(DLT)],但后續(xù)分析顯示,試驗藥物的藥效學(PD)指標達到了 對照藥物標準劑量的PD指標水平,根據(jù)試驗藥物Y 型PEG 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擬用適應證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
丙型肝炎的治療指南要求,試驗停止劑量爬坡,將270 μg 暫定為試驗藥物Y 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 的MTD。
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藥效學初步評價
在分析安全性的同時,研究還對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藥代學(PK)/PD進行了初步分析, 以PEG IFNα-2a(4kD)作陽性對照藥。PK分析結果顯示,Y 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與陽性藥的達峰時間(Tmax)、半衰期相似,但表觀分布容積和清除率大于陽性藥,而暴露量[血藥峰濃度(Cmax)與藥時曲線下面積(AUC)]低于陽性藥。有趣的是,雖試驗藥暴露量低于陽性對照藥,但在下文提到的PD分析中并未表現(xiàn)出相同趨勢。
在PD分析的3 種生物標志物指標中,研究發(fā)現(xiàn),新喋呤的濃度變化呈現(xiàn)出明顯的劑量藥效關系。新喋呤的水平變化提示,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 45 μg 和90 μg的療效與PEG IFNα-2a180 μg相似,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180 μg 較PEG IFNα-2a 180 μg 可能具有更樂觀的療效。
與新喋呤不同,另外兩個PD指標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與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在試驗藥各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均相似,在本試驗的劑量下未顯示明確的劑量相關性。
以上結果充分驗證了Y 型PEG 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 設計的初衷,40kD PEG修飾保證了血藥濃度持久平穩(wěn),一周一次給藥頻率。
本場會議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王貴強教授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盛吉芳教授指出,雖然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是國產(chǎn)長效干擾素,但并不是進口藥物的仿制品,Y型40kD PEG修飾使其具有半衰期長、血藥濃度平穩(wěn)、表觀分布容積低等良好的PK特征,同時通過更大程度地保留干擾素生物活性,這一藥物在Ⅰ、Ⅱ期臨床研究中都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效果與安全性。在本次感染病學術年會上,多位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病毒性肝炎的治愈可能更加依賴于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藥物,因此,長效干擾素在慢乙肝等的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信這一國產(chǎn)創(chuàng)新藥物,在“精準治療”理念指導下,能夠使更多慢乙肝患者實現(xiàn)更高的治療目標,甚至臨床治愈,從而在整體上為我國慢乙肝和慢
丙肝的治療貢獻力量,進一步降低乙丙肝相關
肝硬化、
肝癌發(fā)生率。(寒林整理)
資料來源:(梁毅,《中國醫(yī)學論壇報》201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