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變,
視疲勞出現的現象日趨增多,其中以屈光不正性視疲勞多見。目前已證實
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電腦終端視疲勞安全有效 ,而國內尚未見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屈光不正性視疲勞的報道。本研究對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屈光不正性視疲勞進行了臨床觀察,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10-12月在北京大學眼科中心就診的患者中主訴有視疲勞癥狀的患者29例55眼。
藥物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德國
施圖倫大藥廠),點入雙眼下穹隆內,1滴/次,4次/d,連續給藥28 d。用藥期間停用其他同類藥物、糖皮質激素藥物及鎮痛藥。
臨床觀察: 共25例患者完成了I臨床觀察,3例患者在用藥1周并檢測后退出試驗,l例患者失訪。本研究對所有患者進行意向分析。
視疲勞是以患者自覺癥狀為主、眼或全身器質性因素與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織的綜合征 ,其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癥狀包括近距離工作不能持久、眼及眼眶周圍疼痛、視物模糊、眼睛干澀、流淚等,嚴重者有頭痛、惡心、眩暈,對部分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視疲勞產生的原因復雜,王向華等 研究認為屈光不正是引起視疲勞的首要原因。由于屈光不正患者的視網膜成像較模糊,需要更多地運用眼外肌和睫狀肌進行調節,從而加重了視疲勞。
視疲勞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去除誘因、加強休息、應用人工淚液、口服維生素等,而許多患者由于工作需要,很難去除誘因、得到足夠的休息。因此,局部使用改善眼調節功能的藥物就成了主要的治療手段。本研究表明,患者應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后視疲勞癥狀逐漸改善。在主觀檢查方面,用藥4周后的癥狀評分與用藥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能在客觀上改善患者的調節幅度,證明應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視疲勞具有一定療效。
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是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洋地黃苷和七葉葶苷,均為血管活性成分 ,可直接作用于睫狀肌,改善睫狀肌的血液循環,增強睫狀肌的調節功能,從而緩解調節性
或肌性眼疲勞。研究證實,洋地黃苷還能激活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Na .K .ATP酶 ,增加營養物質的輸送,促進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吞噬視網膜感光細胞外節盤膜后,消化殘余代謝產物,使感光細胞功能得到恢復,這也是用藥后視物模糊等視疲勞癥狀緩解消失的原因之一。這兩方面的作用可能是該藥物治療視疲勞的主要機制。
(本文節選自《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屈光不正性視疲勞臨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