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帕金森病又稱為震顫麻痹,是—種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以上的人群,美國APDA稱年齡小于40歲便開始患病者為年輕的帕金森病患者。由英國一位叫做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的醫生于1817年首先描述,后來學者沿用帕金森病這一病名并成為研究的基礎。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
靜止性震顫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發抖,在休息時出現或情緒緊張時加重;其它早期癥狀包括開始活動時感到困難,其后雙臂和雙腿經常震顫,上肢不能作精細動作,乃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脫鞋、洗漱都感到困難。由于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障礙是病殘的主要因素。
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焦慮、肢體酸痛不適、便秘、多汗、流涎等。李良修是這樣向他讀幼兒園的女兒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讓你不能動的病。”
帕金森病的病情因人而異,有些人神經系統受損嚴重,而另一些人的情形會比較好一點。本病患者一開始可能只有身體某一邊(左側或右側)受到影響,不久后,身體兩側都會出現癥狀。一般而言,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癥狀出現,而且病情會越來越嚴重。通常帕金森病患者的記憶力及智力均不會受到影響。最常見癥狀如下:
[顫抖] 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癥狀,單側或雙側手臂出現不由自主地抖動。此外,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有抖動的現象。稍微動一動正在顫抖的部位,就會使顫抖程度有所減輕,通常睡眠時不會出現顫抖。
[四肢僵硬或是肌肉攣縮] 因為大腦發出放松的訊息傳達不到肌肉組織。肌肉僵硬會導致肌肉疼痛或者身體無法伸直。
[動作遲緩] 則是另一個常見癥狀,上下床,站立或坐下等很平常的動作,都須費點勁才能做到。走路時無法邁開腳步,而以小碎步前進。帕金森病患者有時候會有“凍僵”,即行動無法自主的感覺。眨眼、臉部表情變化、走路時雙臂搖擺,及其他不自覺的行為都會比正常人緩慢。
[缺乏平衡感] 常會導致病人跌倒。
[其他癥狀] 如講話速度異常緩慢、音調呆板;寫字時手會發抖、字越寫越小;食物無法下咽等。另外,便秘也是帕金森病的常見癥狀之一。(有便秘的病友請點這里)
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且不明,所以目前世界上所有對帕金森病的治療都是控制癥狀,暫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