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癲癇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發作性的神經功能的短暫缺失,包括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其發作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兩眼上翻,口吐白沫,牙關緊閉等,發病過程中多數患者呈現無意識狀態。
隨著環境的變化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
癲癇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光敏性癲癇,發病者以青少年居多。癲癇的病因是很多患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其實癲癇病的病因很多,通常將其歸為特發性和癥狀性 (繼發性)兩類,同時癲癇病的病因也受一切遺傳或者外部影響。
對于癲癇病的起因,中醫辨證論治,西醫借助先進的機器進行論證。現在就來看看對于癲癇病的起因,西醫是如何論證的。
癲癇病西醫病因病機
西醫根據癲癇病因不同分成特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癥狀性)癲癇兩大類。前者指這類患者的腦病并無可以解釋癥狀的結構變化或代謝異常,而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系。癥狀性癲癇因于多種腦部病損和代謝障礙,如先天性疾病、產前期和圍生期疾病(產傷是嬰兒期癲癇的常見病因)、高熱驚厥后遺、外傷、感染、中毒、顱內
腫瘤、腦血管疾病、營養代謝性疾病等。
癲癇的產生與神經元異常放電相關。人體休息時,一個大腦皮質錐體細胞的放電頻率一般保持在1~10次/秒之間,而在癲癇病灶中,一組病態神經元的放電頻率可高達每秒數百次。癇灶細胞群高頻重復放電,使其軸突所直接聯系的神經元產生較大的突觸后電位,從而產生連續傳播,直至抑制作用(包括癇性周圍抑制性神經細胞的活動,膠質細胞對興奮性物質的回收,以及病灶外抑制機構的參與)使發作終止。由于傳播途徑及范圍不同而引起各種形式發作。
癇性活動可能僅牽涉一個區域的大腦皮質而不再擴散,引起單純部分性發作;興奮在前中央回或后中央回通過放電后細胞外鉀離子的增多而傳導到鄰近神經元,造成杰克遜(Jackson)癲癇;癇性活動常由大腦皮質通過下行投射纖維傳播到丘腦和中腦網狀結構,引起意識喪失,再由彌散性丘腦投射系統傳布到整個大腦皮質,產生繼發的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癲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但要注意不要參加劇烈、運動量大的體育活動,如長跑,因為長跑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過度換氣的現象,而過度換氣時會因二氧化碳排出過多,使體內產生呼吸性堿中毒,從而誘發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