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生精膠囊治療
男性不育的臨床療效,為臨床采用中醫中藥治療男性不育提供一種有效方法。
結論:生精膠囊口服治療男性不育癥療效明顯優于
五子衍宗丸和維生素E,無明顯不良反應。
資料與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男性不育患者120例,治療組90例,24~30歲48例,31~35歲26例,36~40歲16例,病史2~3年;對照組30例,24~30歲22例,31~35歲6例,36~40歲2例,病史2~3年。
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男性不育癥臨床指導原則》制定[1]。
納入標準:24~40歲男性,
少精子癥、弱精子癥等引起的不育癥或經檢查合并有輕度副性腺炎癥(EPS≤20個/HP或精液常規WBC≤7個/HP),輕度精索靜脈曲張,精子密度(1~40)×106/ml,精子活力a+b≥20%,而<50%或>10%者。
排除標準:配偶有
不孕癥、性生活不正常、精卵結合障礙者,服用影響生精及精子活力藥物者;患者生殖道先天畸形者,輸卵管狹窄、梗阻、睪丸萎縮(睪丸體積<10mm×10mm);免疫性不育,精索靜脈曲張Ⅱ度以上,睪丸炎、附睪炎、中重度
前列腺炎;生殖器官手術史、外傷史、影響生育功能者;對本藥物過敏者;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治療方法:治療組90例服用生精膠囊,每次4~6粒,3次/日。對照組30例用五子衍宗丸每次10粒, 3次/日;維生素E膠丸每次1粒,3次/日。每月觀察1次,3個月1療程判定療效。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精液質量指標(液化時間、活力、活動率、密度、畸形等)的變化,并對上述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觀察前,2次查精液8項常規指標,滿1療程后連續查2次精液常規。觀察治療前后和治療過程中體征和癥狀改善情況,并進行記錄。臨床癥狀觀察根據治療后變化填寫病歷。最后用統計學處理判斷。
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配偶受孕;②顯效:雖未受孕,但治療3~6個月精子數量、活動力等常規檢查已正常,精子功能檢測雖未正常,但精液常規檢查有群級間改善,如精子功能檢測雖未正常,但精液常規檢查有群級間改善,如C級進入B級。③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2]。
統計學處理:用DB-SEIH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用POMS(醫學統計程序)軟件,分類資料用X2檢查,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
結果
治療前精子密度(24.62±68.73)×109/L,治療后精子密度(49.56±11.36)×109/L;盥手委熐43.35%±8.1%,治療后54.3%±9.2%;盍27.5%±6.4%,治療后39.8%±6.9%。白細胞治療前(6.0±2.5)個/HP,治療后(2.4±1.9)個/HP。治療前后精液情況比較,計數異常者痊愈22例,有效25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47%。活力低下者痊愈17例,有效38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55%。精不液化痊愈19例,有效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19%。精液的液化指標總療效比較,治療前不液化16.36%,治療后不液化1.82%。兩組療效觀察,治療中治愈26%,顯效35%,有效21%,無效8%,總有效率91.1%。對照組治愈5%,顯效6%,有效10%,無效9%,總有效率69.99%。
討論
現代中藥研究證明,補腎藥物具有雄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樣作用,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紊亂,調節全身機能等作用[3]。而且通過調節細胞內第二信使物質活性和動態平衡而達到調整腎陰腎陽之目的。
腎虛的實質表現為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卵巢、睪丸等腺體呈退行性病變,用枸杞子、黃芪、何首烏補腎益脾,改善以上功能治其本。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補腎益氣藥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能顯著提高精漿免疫抑制物活性,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利于ASAB的消除。枸杞子、黃芪對機體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活血化瘀藥具有調整機體血液循環,特別微循環,加速抗原抗體復合物的代謝,不僅能消除已形成的抗體,而且能抑制新的抗體產生。丹參對機體有免疫調節作用,能雙向調節細胞因子的分泌,可抑制抗體生成,可消除過剩的抗體,對已沉積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有促進吸收與清除作用。近年來研究發現解脲支原體、衣原體感染亦是影響精子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選用蒲公英、車前子、路路通清熱利濕、解毒泄濁類藥物對生殖道炎癥起抗菌消炎作用,現代藥理研究,本類藥物有明顯抑制微生物作用。
參考來源:《中國社區醫師》2008年5月10卷9期;《生精膠囊治療男性不育癥120例臨床觀察》;張凱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