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常見慢性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1~3].本研究中采用藥線點灸及整體護理治療穩定期肺氣虛型COPD,臨床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目的:觀察藥線點灸及整體護理治療穩定期肺氣COPD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穩定期肺氣虛型COPD患者60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及護理,治療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給予藥線點灸及整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和圣喬治(SGRQ)呼吸問卷得分。結果: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SGRQ呼吸問卷得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藥線點灸及整體護理治療穩定期肺氣虛型COPD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穩定期肺氣虛型COPD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2~70(58.6±6.2)。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1~69(59.2±5.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西醫常規治療及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藥線點灸療法及整體護理。(1)藥線點灸方法:取穴大椎、肺俞(雙側)、脾俞(雙側)、腎俞(雙側)、膻中、足三里(雙側),持線以右手拇指、食指夾持藥線的一端,并露出線點1~2cm,在酒精燈火上點燃,然后吹滅明火,使之成圓珠狀炭火,即迅速點灸在預先選好的穴位上,一按火滅即為1壯,1個穴點灸為1壯。施灸時火星接觸穴位時間長為重,接觸穴位時間短為輕。每日1~2次,7日為1療程,共4個療程。(2)整體護理包括包括辯證施護、中醫養生宣教、飲食調養等。辯證施護是依據中醫理論對患者病情進行辯證護理,如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癥狀時給予取舒適體位,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臥床者要定時翻身拍背利于痰液的排出;如患者出現喘息、氣短癥狀時要密切觀察喘息氣短的程度及有無紫紺,遵醫囑給予氧療并觀察效果。中醫養生宣教主要指對患者進行中醫養生知識的宣教,如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室內不宜擺放鮮花,要順應四時,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勿汗出當風。還可進行耐寒訓練及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鍛煉。教會患者自我按摩合谷、內關、足三里、印堂、三陰交等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情志調理方面要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問題,根據其心理活動及時給予心理疏導等。飲食調養依據醫食同源的理論,將飲食與藥物治療有機結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不同的飲食,肺氣虛證患者宜食健脾補肺的食品,如山藥、百合、薏苡仁、胡蘿卜等,飲食宜少量多餐,以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為主,烹調方式以燉、蒸、煮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過甜、過咸之品。(3)進行藥線點灸時要注意掌握火候,以線頭呈“珠火”時效果最佳,切忌明火。灸后局部有灼熱感或癢感,指導患者不要用手抓破皮膚以防感染,可外涂濕潤燒傷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和SGRQ呼吸問卷得分,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COPD屬中醫咳嗽、痰飲、肺脹、喘證、肺痿等范疇[4~6].藥線點灸療法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散寒邪等作用,通過刺激皮膚感受器,達到激發調整神經系統機能的功效[7~9].在一項藥線點灸治療
哮喘的研究中,結果顯示其可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道阻力[10].中醫整體護理是將中醫學的整體觀念等融入護理之中[11],研究表明,將多方位的中醫護理應用于COPD穩定期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治療與康復[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SGRQ呼吸問卷得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藥線點灸能顯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綜上,藥線點灸及整體護理治療穩定期肺氣虛型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藥線點灸治療穩定期肺氣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龍春霞,《名醫》(學術版)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