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婦科疾病中,盆腔炎、
陰道炎以及宮頸炎是最為常見的病癥。
慢性宮頸炎是經產婦人群中發生概率較高的一種病癥。患者引發該種病癥的主要原因與生理衛生處理不當以及性生活過分粗暴等有關。有數據統計,大約有50%的育齡婦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宮頸炎。同時超過90%的經產婦存在宮頸炎[1].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白帶異常有異味。同時慢性宮頸炎患者在臨床中還會出現性交出血、盆腔下墜痛以及陰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現。患者容易引發宮頸上皮細胞瘤樣變和
宮頸癌的發生。該種病癥容易給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身心危害。在臨床醫學治療手術不斷將進步的過程中,微波治療方法逐漸引入。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2 年2 月-2013 年2 月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50 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效果。
目的:研究探討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2 年2 月-2013 年2 月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50 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治療的方法治療慢性宮頸炎。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結果顯示,33 例患者治愈,15 例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另外2 例患者由于病情較為嚴重或者是身體原因無法吸收病情并沒有顯著的好轉,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結論: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過程中,患者采用微波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的病情能夠獲得改善,臨床效果較為確切,操作簡便,臨床治愈率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2012 年2 月-2013 年2 月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50 例。患者年齡為20-50 歲,平均年齡為(36.7±5.9)歲。患者病程時間為1-6 年不等。其中已婚婦女46 例,未婚婦女4 例。有生育史的有4 例,無生育史的有10 例。所有患者中輕度糜爛5 例,中度糜爛35 例,重度糜爛10 例。
1.2 方法在患者手術操作之前進行常規的陰道公斤分泌物和宮頸刮片細胞檢查。在檢查中發現有機性陰道炎的患者應當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在患者癥狀消失或者是月經干凈后的7 天左右,實施相應的微波治療方法。在實施治療之前應當囑咐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同時使用陰道窺器將患者的陰道充分包括暴露出來,實行常規的消毒操作之后進行微波手術治療。在手術中保持輸出功率為60W,將治療雙級探頭貼至患者宮頸糜爛的部位。在治療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治療的范圍應當自宮頸內口開始,逐漸向患者糜爛的3mm 范圍移動。待持續治療4 秒后,再病灶組織凝固變白至微黃。針對宮頸空組織以及糜爛較深的患者,治療時間相對而言較長。在手術完成后應當囑咐患者使用碘酒擦拭表面。在手術后的半個月禁止盆浴和游泳,2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指導患者使用溫開水清潔陰道。在患者治療后應當定時走訪。如果患者糜爛面較大,應當使用甲硝唑或者是氧氟沙星,連續服用10d 左右。
1.3 療效判斷標準患者治愈的表現:各項臨床癥狀均已消失,患者的宮頸表面較為光滑,在性交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接觸性出血。患者好轉的表現: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宮頸表面光滑性較好。患者治療無效的表現: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病情未出現好轉,甚至出現惡化。
2.結果治療結果顯示,33 例患者治愈,15 例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另外2例患者由于病情較為嚴重或者是身體原因無法吸收病情并沒有顯著的好轉,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
3.討論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該病多見于育齡婦女,其中性生活較為頻繁的婦女發病概率較高。一般情況下,婦女宮頸內部具有較強的防御功能,對身體有害或者是具有病原生物的細菌都能自行的排出體外,屬于婦女生殖道一道天然的健康防線[2].但是婦女在經過分娩或是性生活后,宮頸的內部結構就會被破壞,進而造成慢性宮頸炎。臨床中慢性宮頸炎的患者白帶就會顯現出異常,并帶有異味。而健康女性的白帶則以蛋清色為主,慢性宮頸炎患者的白帶粘稠。同時患者在性交的過程中陰道會產生接觸性出血。在臨床醫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慢性宮頸炎治療方法主要以微波、電熨治療為主,其次激光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臨床上的物理療法會對患者的生育造成一定影響。患者在采用物理治療方法的過程中各項臨床癥狀并無明顯的改善。在臨床治療技術不斷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微波治療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措施被廣泛應用。微波治療方法通過探頭輸至病變組織,瞬間產生熱效應,進而在較短的時間治療患者的病灶部位。采用微波治療方法對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3].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過程中,患者采用微波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的病情能夠獲得改善,臨床效果較為確切,操作簡便,臨床治愈率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來源:《世界復合醫學》2015年第3期;《慢性宮頸炎的微波治療》;馬依努爾·買買提1 哈里旦·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