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是實現自我教育的必要手段 ,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幫助自我教育目標的更好達成。國內有報道[1]:女大學生
痛經的發生率40%-80%.國外報道[2]:痛經的發病率是30%-90%,國內外關于痛經的發病率不等,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給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痛經自我管理阻礙因素。2015.6-8 筆者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對15 名痛經女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結果報告如下:
目的:深入了解女大學生經期自我管理方法,為學校開展女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參考依據。方法:2015.6-2015.8,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選舉大連大學16 名中度以上痛經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詮釋現象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其進行半結構式、面對面的深度訪談,采用Colaizzi 資料分析原則,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結果:大學生痛經管理自我管理障礙因素主要有:①大學生對痛經的認識不足②缺乏獲取信息的資源③社會對女大學生痛經支持力度不夠。結論:女大學生對痛經的認識不夠,需要這方面的知識,指導女大學生如何在經期進行自我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和社會應該加強對痛經女大生的健康教育,從而減少痛經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
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抽取我校痛經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樣本量的確定以研究資料重新出現且不再有新主題出現為標準。入選條件:①原發性痛經②疼痛≧ 4(0-10 numeric ratingscale NRS)至少連續兩個月③自愿參加本研究一般資料如下:1.2 方法1.2.1 資料收集方法 以現象學研究方法為指導,采用深度訪談方法,即在自然情境中進行開放的、沒有引導及暗示的訪談。在訪談前先與受訪者進行溝通,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訪問提綱在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經過研究組反復討論,列出重點的開放式問題,例如“當你發生痛經時是如何處理的”,引導訪談對象表達體點及感受,每次訪談30-40min,并同步錄音。
1.2.2 資料分析 訪談結束后,及時講訪談錄音轉化為書面文字,然后講受訪者陳述的所有內容和研究者的現場記錄輸入計算機并打印。在訪談資料的分析過程中采用了Colaizzi 關于現象學資料7 步分析法[3].
1.2.3 質量控制 本研究通過以下途徑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研究者深入現場研究長達2 個月以減少霍桑效應;資料分析多次采用合眾法進行連續的、反復的分析,必要時返回研究處;對研究人員進行資料收集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及相關情境理解力的培訓,以使收集資料具有較高的價值。
2 結果:2.1 大學生對痛經認識不足 大學生對痛經的認識不足是阻礙大學生痛經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N1:“痛經是一種正常現象,沒必要重視它。”N2:“我認為痛經來是很害羞的,不好意思尋求他人的幫助,總是自己忍”N3:“在經期我從來不注意飲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2 發生痛經時自我管理方式單一 如何采取有效地方法來減輕疼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訪談中所有被采訪者表示,他們不知道什么措施能緩解痛經。N5:“我一般躺在床上不動,從來不用熱水袋等,因為學校不允許使用熱水袋。”N7:“當痛經不能忍受時,我會自己服用止疼藥,例如布洛芬等”.N9:“有一次我去校醫院,校醫院的醫生對我的態度非常差,說痛經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需要治療”.
3 學生獲取痛經知識的資源較少 只有充分了解了痛經方面的知識,建立起正確的信念和態度,才有可能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可供檢索的痛經文獻的數量不多。N4:“我關于痛經的知識來自母親”N11“我們學校沒有開展這方面的健康教育,比如講座、設置選修課程等”.N8“我身邊缺少知識淵博,能夠探討痛經問題的專家,因此,當痛經發生時無從下手”.
4. 社會的支持力度不夠 N6:“我們學校不允許我們呆在寢室,我們只能呆在咖啡廳,而且當我們錯過課程,學校也不會給我們補課”N13:“我媽媽說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沒必要在意它”N15:“當我發生痛經時很容易向周圍的同學發火,大家都認為我是故意的,不能理解我”.
結論:1. 缺少對痛經的認識 藥物使用方面:目前治療原發性痛經兩個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口服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劑和口服
避孕藥,有研究發現[4],口服止痛藥的占50%,但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僅占9.82%,而且他們在服用止痛藥時,從來沒有獲得醫生的認可,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服用,這說明大學生在用藥這方面知識是非常缺乏的,這與Sundell[5] 研究相一致。生活習慣:有研究表明;67% 的同學不注意經期或經前的飲食習慣,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在經期不注意衛生;同學們沒有認識到痛經會造成
不孕等一系列婦科疾病。
2. 社會支持 家庭成員:有研究發現,父母在女大學生痛經的管理中非常有必要,50% 的大學生表明他們的知識來自母親,因此在加強女大學生健康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母親有關痛經的健康教育。專業人員:專家對痛經的管理持不同的態度,有些專家對痛經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痛經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需要治療,這與Lydia[6] 等研究相一致。學校:學校應開展這方面的健康教育,比如講座,發宣傳手冊、開設性教育的選修課程。
2. 非藥物治療痛經的方法 研究發現,緩解痛經的方法很多,比如:休息 運動、熱水坐浴、按摩等,但不同的理療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緩解痛經。目前國內外[7] 許多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是治療痛經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 健康教育 目前關于痛經因素的研究很多,但因素不確切,因此治療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國內外的研究表明[8] 針對痛經女生進行健康教育干預相關研宄中,結果證實健康教育干預確實能夠有效地降低原發性痛經的發生率,減輕月經期間的疼痛程度。牟曉玲等[9] 通過研究,有90% 以上的痛經女生希望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經期保健知識。因此,學校應加大對大學生的健康教育, 使同學們能夠養成正確的自我管理痛經的行為。
小結痛經已成為影響全球的一個重要健康問題,但大學生對痛經的認識不足,需要學校和社會從青少年開始加大對家屬和學生的健康宣教,加大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力度。積極研究影響痛經的因素與治療方法,加強女大學生對痛經的正確認識,從而減少痛經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 從而增進女性健康。
參考來源:《女大學生原發性痛經自我管理阻礙因素的質性研究》蘇敏1 杜彩素2,《中西醫結合護理》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