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
224000 江蘇射陽縣陳洋中心衛生院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年第22期(第14卷總第319期):300)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與PCR方法與效果。方法:收治細菌性陰道炎患者60例(觀察組),同期選擇健康成年婦女60年(對照組),取陰道分泌物后都進行常規培養鏡檢與PCR檢驗。結果:對照組的乳酸桿菌直接菌落計數平均1.62×107,觀察組的乳酸桿菌直接菌落計數平均1.25×104。同時PCR得灰度值與培養的茵數值之間明顯相關。結論: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配合PCR檢查能夠有效發現疾病,方法特異、快速、簡便。
【關鍵詞】陰道分泌物;細菌性陰道炎;鏡檢PCR
陰道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維持陰道的酸性環境,預防感染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狀態下,陰道內存在的多種微生物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系統,而乳酸桿菌是其中最重要、數量最多的菌群。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PCR方法在細菌定量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與傳統方法相比在準確性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與PCR方法與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細菌性陰道炎患者60例(觀察組),年齡30~41歲,經臨床及電鏡檢查確診為細菌性陰道炎;同期選擇健康成年婦女60例(對照組),年齡30~41歲。
常規檢測:用無菌棉拭子采集陰道分泌物后,快速放入無菌試管,將
PCR檢測:登陸GenBank,查找乳酸桿菌16sRNA的特異性序列,設計引物LbLMA正方向兩條引物,引物具有乳酸桿菌屬的特異性序列,該引物靶向16sRNA擴增約220bp。取處理好的乳酸桿菌純培養菌液2μL,加入23:1的PCR混合液中。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P<0.05代表差異有顯著性。
結果
常規檢測結果:通過鏡檢,乳酸桿菌的菌落為圓形、隆起,周邊整齊光滑,無色、半透明。菌體呈革蘭陽性、無芽孢、細長有彎曲的桿菌,菌體可呈球桿狀或桿狀,排列成柵或鏈狀。對照組的乳酸桿菌直接菌落計數平均1.62×107,觀察組的乳酸桿菌直接菌落計數平均1.25×104。
PCR檢測結果:經過PCR分析,對照組PCR檢測的平均灰度值856.2,觀察組46.2。同時PCR得灰度值與培養的菌數值之間明顯相關。
討論
陰道是人體的四大菌庫之一,細菌性陰道病時,表現為占優勢的乳酸菌群被陰道加德納菌、厭氧菌和人型支原體等取代。乳酸桿菌是女性陰道的優勢菌群,其發酵產酸是導致健康成年婦女陰道內的pH值通常低于4.5的主要原因。健康婦女陰道內可有一種或幾種乳酸桿菌,產生的過氧化氧,是正常陰道生態系統的一個非特異性的抗生保護劑。婦女陰道內的乳酸桿菌對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當乳酸桿菌減少時,會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生。因此,能夠快速地檢測陰道中乳酸桿菌的數量,對了解婦女陰道的微生態環境,指導臨床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PCR技術的應用,使得針對細菌鑒定及定量的研究發展到了基因水平。PCR法可檢測原位菌數,通過設計屬特異性引物,能夠檢測到不能被培養的和已死的細菌,而不需要繁瑣的培養富集。本組試驗結果顯示,健康婦女陰道分泌物中的乳酸桿菌含量一般106~108,而細菌性陰道炎患者陰道分泌物中的乳酸桿菌含量明顯減少,含量一般<105。同時利用標本灰度值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培養計算的結果之間明顯相關,并PCR法所得的灰度值與培養計算的結果之間也存在明顯相關性。
總之,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配合PCR檢查能夠有效發現疾病,方法特異、快速、簡便,值得在檢驗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