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老年人群常見的低血壓有七種類型:
一、體位性低血壓,也稱為直立性低血壓。血壓急劇下降,多發生于由平臥位、坐位突然起立時或者長時間站立之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動脈硬化,大腦供血機能減退。
二、運動性低血壓。人們在參加運動時如果精神過于緊張,或久蹲后突然起立,很有可能會發生一過性低血壓現象,出現頭暈、耳鳴、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癥狀,嚴重者會當場發生昏厥。發生此種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運動,經適當休息后多數可自行緩解。
三、體質性低血壓。多見于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并可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跳、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查不出什么病。這是因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四、藥物性低血壓。如服用降壓藥如甲基多巴、胍乙啶、優降寧等,安定類藥如氯丙嗪、奮乃靜等,利尿藥雙氫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絞痛藥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壓。
五、繼發性低血壓。常繼發于急性失血、心臟病發作、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
六、排尿性低血壓(或稱排尿昏厥)。多發生在排尿時或排尿后突然暈倒,神志不清,約1—2分鐘可自行恢復。
七、餐后低血壓。餐后低血壓多發生于老年人空腹鍛煉后,這時血糖及血壓都有所下降,接著用餐,引起內臟及全身血管擴張,外周阻力下降,便發生了餐后低血壓,表現出眩暈及暈厥癥狀。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更多的健康咨詢可撥打百濟新特藥房的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101-6868進行咨詢,百濟藥師將為你提供詳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