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低血壓常見的癥狀是頭暈、頭痛等較為輕微的表現,因為很多人都不重視低血壓的治療,認為不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但這個認知是錯誤的,下面百濟藥師和大家一起了解低血壓的危害。
低血壓是一種世界各地廣泛發生的常見病、多發病。據不完全統計,發病率是人群的10%,發病的年齡和性別分布與
高血壓相反,即發病年齡輕,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臨床一旦出現低血壓,患者表現有精力不足,不耐勞累,抵抗力下降,所以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疲乏無力、頭痛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心悸胸悶、畏寒肢冷、自汗易
感冒等臨床癥狀,影響工作和學習。
現代醫學認為血壓的形成主要與心臟的收縮力、血管的彈性、血容量的多少有密切關系。本病的發生與營養狀態、工作環境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由于中樞神經細胞能力障礙和內分泌功能失調,以致血管收縮無力造成低血壓狀態。當體循環動脈壓低于正常,即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此時易產生精神萎靡、健忘
失眠、頭暈疼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胸悶心前區重壓感、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肢體倦怠、精神不振、甚至暈厥等癥狀。
有資料表明部分老年人患低血壓更容易發生缺血性
中風。據文獻報道腦血管意外大約有2/5是由低血壓所致。國外的研究顯示在老年人中,低血壓人群和正常人群相比死亡率增高,這說明低血壓不容忽視。
低血壓其心肌梗死復發危險性比正常血壓和高血壓者大,因為低血壓可使血流緩慢,血凝成分增高。所以,低血壓的發生與心臟功能、血管功能狀態、血容量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系統功能不全、激素內分泌功能失調等有密切關系。實驗室檢查發現低血壓患者T細胞總數、輔助性T細胞數以及IgG值較正常人群低下。
研究表明低血壓對人體的危害性并不亞于高血壓,臨床上低血壓患者并不少見,而低血壓患者一般處于亞健康狀態,易疲勞、自覺不適癥狀較之高血壓患者更多,生活、工作質量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目前對該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甚少,因此低血壓是一個期待研究的課題,現代醫學對本病無特殊療法。僅采用對癥處理,加強營養,鍛煉身體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更多的健康咨詢可撥打百濟新特藥房的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101-6868進行咨詢,百濟藥師將為你提供詳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