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21日發布在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個有關丹麥手機用戶的研究稱,手機并不會增加患中樞神經系統癌癥的風險。
研究查看了1990-2007年丹麥358403名年齡在30歲以上的移動電話在網用戶的癌癥登記報告。結果發現,研究人群的腦腫瘤及其他癌癥的發生率并不比其他人群高。
該研究的負責人,瑞士熱帶病和公共健康研究所(Swiss Tropical and Public Health Institute)的博士后研究員Patrizia Frei--主持該項研究時在哥本哈根癌癥流行病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Cancer Epidemiology in Copenhagen)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沒有發現成年手機用戶有更高的罹患癌癥的風險。
科學家們說,這項研究是已經進行的此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研究使用既往數據,而不是通過采訪讓手機用戶回憶,后者的數據往往是選擇性的和不可靠的。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澄清以往有關手機和腦瘤之間關系的研究,這些研究一直沒有定論,在某些情況下,被批評帶有偏見和有錯誤。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今年6月曾稱手機可能會導致腦癌。一個月后,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流行病學委員會表示對研究結果并不認同,稱在回顧了一些國家的研究后發現使用手機可能不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
電磁場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的數據,全球有超過50億移動電話用戶。有關移動電話發出的射頻電磁場是否會引起癌癥的擔憂近來呈上升趨勢。國際癌癥研究署說,電磁場和柴油、氯仿一樣,是可能的致癌物。
丹麥研究中的一個問題是,研究僅使用了簽有移動電話協議的個人用戶的數據,因而沒有企業賬戶的數據。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教授Anders Ahlbom在一篇社論中寫道,一些非簽約個人用戶的手機使用者沒有被納入研究中,這些人中可能包括一些使用手機頻率很高的人群。
Ahlbom教授寫道,統計結果顯示,手機與腦腫瘤無關,這個結果令人欣慰。不過,持續監測健康記錄和繼續進行前瞻性研究還是必要的。(來源:文獻標題:Mobile telephones and brain tumours。文獻出處:BMJ 2011; 343:d6605)
腦癌如何治療?腦癌的治療可以選擇:艾諾克、草烏甲素口服溶液、消癌平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的。
詳情請致電我們的客服垂詢:400-101-6868。如需購買艾諾克、草烏甲素口服溶液、消癌平片,可到臨近門店。北京2家分店地址分別為: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28號航醫大廈206室,北京市朝陽區廣渠路大郊亭北街珠江帝景B區北門東側外底商。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頭痛是腦癌常見的癥狀,常發生在清晨四五點鐘,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輕度活動后頭痛逐漸緩解或消失,故稱為清晨頭痛。顱后窩的腫瘤可致頸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頭痛程度隨病情進展逐漸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