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外
膽管癌的發生部位。在解剖學上,根據癌發生的部位,肝外
膽管癌可分為:①左右肝管癌;②肝總管癌;③膽囊管癌;④肝總管、膽囊管及膽總管匯合處癌;⑤膽總管癌。
2.肝外膽管癌的大體形態:肝外膽管癌在大體形態上可分為三型:①管壁浸潤型:可見于膽管的任何部位,最為多見。由于受累的管壁增厚,可致管腔變小或狹窄,進而可發生阻塞現象。②結節型:較管壁浸潤型少見,可見于較晚期的膽管癌,癌結節的直徑可1.5~5.0cm。③腔內乳頭狀型:最少見,可見于膽管的任何部位,但匯合部更為少見。此型可將膽管腔完全阻塞。癌組織除主要向管腔內生長外,亦可進一步向管壁內浸潤生長。
3.肝外膽管癌的組織學類型:根據癌細胞的類型,分化程度及癌組織生長方式。肝外膽管癌可分為以下6型:⑦乳頭狀腺癌:除個別為管壁浸潤型外,幾乎均為腔內乳頭狀型。②高分化腺癌:在膽管癌中最多,可占2/3以上,可見于任何部位。癌組織均在管壁內浸潤生長,環繞整個管壁。浸潤的癌組織呈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腺體結構,有的可擴大呈囊腔。③低分化腺癌:即分化差的腺癌,癌組織部分呈腺體結構,部分為不規則的實性片塊,亦在管壁內彌漫浸潤生長。④未分化癌:較少見。有的小細胞未分化癌,與膽囊的未分化癌相同,癌細胞在膽管壁內彌漫浸潤,間質較少。癌組織侵襲較大,常可侵及膽管周圍脂肪組織或鄰近的器官。⑤印戒細胞癌:較少見。它與膽囊或胃腸道的印戒細胞癌一樣,由分化程度不等的含有粘液的癌細胞構成。癌細胞無一定結構,彌漫浸潤。⑥鱗狀細胞癌:罕見。其組織形態與其他器官所見者相同。
4.肝外膽管癌的擴散與轉移:早期,發生轉移者較少,主要是沿膽管壁向上、向下浸潤直接擴散。如上段肝管癌可直接侵及肝,要比中、下段癌多見。最常見的是肝門部淋巴結轉移,也可至腹腔其他部位的淋巴結。血路轉移,除非是晚期癌者,一般較少。各部位的膽管癌,以肝轉移最多見,尤其高位膽管癌,癌組織易侵犯門靜脈,形成癌性血栓,可導致肝轉移。也可向鄰近器官胰腺、膽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