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青春期的情緒改變是對身體改變、社會角色和各種關系變化的一種適應,其特點是反應強度大且易變化,情感變化復雜,容易狂喜、憤怒,也容易極度悲傷和恐懼。因外界不利環境如家長和老師的忽視、壓制和不公平,學習壓力和對性發育的困惑等而引起煩惱、焦慮和抑郁等情緒不穩現象并不少見。
抑郁是指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動作和語言減少,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
睡眠障礙。情緒抑郁如果每星期發生3次,每次持續至少3小時或更多者被認為是持續性抑郁。青春期
抑郁癥的發病率為0.4%~8.3%,女性是男性的2~3倍。
青春期抑郁癥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暴自棄 自責,自怨自艾;認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和無價值。
2.多動 男性多見,表面淡漠,但內心孤獨和空虛。有的則用多動、挑釁斗毆、逃學、破壞公物等方式發泄情感郁悶。
3.冷漠 整天心情不暢、郁郁寡歡,感覺周圍一切都是灰暗的。
由于性的成熟,學習的緊張,神經系統承受的壓力更大,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煩惱的情況下,神經系統的功能很容易失調。如果反應異乎尋常的強烈和低落,可以出現持續性的緊張、焦慮、抑郁、內疚、恐慌等狀態,以致發生抑郁癥(depression)。
青春期抑郁癥的治療
各種類型的抑郁癥均有輕重程度不同。青春期輕者占大多數,嚴重的抑郁癥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明顯,對學習毫無熱情,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對前途和未來悲觀失望,有輕生念頭;人際關系差;對病無自知力,不愿求治。重度患者若無積極治療,常導致嚴重后果。所以防治青春期抑郁癥是青少年保健工作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