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晝夜節律的變化,秋冬季陽光照射減少,部分人群因不適應這種變化,容易發生生理節律的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從而出現了情緒障礙,如過分的悲觀等。據研究發現,人腦中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當陽光強烈時,松果體受到陽光的抑制,分泌出的激素少。反之,當陽光強度降低時,松果體興奮,內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而這種激素有調節人體內其他激素含量的功能。當它分泌多時,人體內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在血中的濃度降低,這兩種能喚起細胞興奮的激素減少,使得細胞興奮性降低,變得不活躍,人就會處于抑制狀態,情緒低沉,總感覺疲憊。
易患秋冬季
抑郁癥的人群:性格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勝心強、性格內向者;工作壓力大的白領、更年期女性、孕婦、產婦或老年人,以及部分學齡期兒童,剛經歷了負性事件又沒得到及時排解的人群;常年在室內工作者、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尤其是平時對寒冷比較敏感的人。
多接受陽光照射,是預防秋冬季抑郁癥的第一要領。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可以減少秋冬季抑郁癥病人的自殺念頭。在晴朗的日子里,多去室外運動,散步、打球、郊游、登高望遠,參加集體娛樂活動,廣交朋友,這樣有利于緩解抑郁情緒。